10年硝烟,当人们遗忘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

楼主
10年硝烟,当人们遗忘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
[ALIGN=center][B][COLOR=#ff0000][SIZE=5]10年硝烟,当人们遗忘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COLOR][/SIZE][/B][/ALIGN][ALIGN=center][B][COLOR=#ff0000][SIZE=5][/SIZE][/COLOR][/B] [/ALIGN][ALIGN=center][SIZE=3]作者:网易网,[FACE=宋体 ][COLOR=#000066]中越战争大全圈子首席管理[/SIZE][/FACE][/COLOR]:[URL=http://wpp60066.blog.163.com/][COLOR=#800080]红尘千山[/COLOR][/URL]  [/ALIGN][ALIGN=left][COLOR=#800000][/COLOR][/ALIGN][ALIGN=left][/ALIGN]
 
[SIZE=3][FACE=宋体]    你可知道,今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分别有60周年、30周年、 25周年、 20周年……[/SIZE][FACE=宋体]  今年,是建国60周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老兵的心里,今年也是“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30周年,“老山战役”25周年, “中越战争”结束20周年(民间默认)……只是这几个周年没有太多人知道。[/FACE][FACE=宋体][/FACE] [FACE=宋体]还记得那个吹得一口优美竹笛的傣族小伙子吗?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本里、在中学政治书里见过他,在更多的报刊杂志电视媒体上见过他……1979年,他名字的响亮程度相当于后来的赖宁、今天的周杰伦。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只身潜入敌人侧后,歼敌20名,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后来在攻打朗多时中弹牺牲,年仅19岁。[/FACE][FACE=宋体]他叫岩龙。相信现在的很多中年人听到,都不会对这个这个名字感到陌生。[/FACE][/FACE][ALIGN=left][SIZE=3]    19岁,是什么概念?是现在高三或者大学一年级的学生,19岁的张朝阳在清华大学念物理, 19岁的丁磊在电子科技大学念通讯技术,毕业后经过一番努力,他俩分别创办搜狐、网易,成为中国新兴的IT界领军人物。[/SIZE][/ALIGN][ALIGN=left][SIZE=3]   还有19岁时的马云、19岁时的刘翔、姚明、朱启南、林跃和火亮……[/SIZE][/ALIGN][ALIGN=left][SIZE=3]   1979年,是什么概念?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年轻人和不甘老去的前辈摩拳擦掌,准备在这个变局中一显身手;转过了这个年头,就可以尽情消受改革开放年代的消费时尚和社会自由度;这时大批冤案获得平反,父辈复出的年轻人已经冒出要纵横天下的苗头;这一年高考恢复了两届,“中举”的学子后来纷纷成了行业的精英、城市的栋梁……[/SIZE][/ALIGN][ALIGN=left][SIZE=3]   而岩龙,就在1979年,青春永远定格在了19岁的灿烂年华。检点他的遗物,洗得干干净净的军衣好多处破损了,被他用细密的针脚精心补上;裂缝的旧胶鞋也是布满新新旧旧的补钉;在西双版纳他家贫困的竹楼里,破旧的房顶透风漏雨……岩龙牺牲后,他的亲人领到了一次性抚恤金500元(干部800元),这笔钱当时只能买几辆凤凰牌自行车、几块手表,在农村也就勉强能买一头牛……[/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ALIGN][ALIGN=left][SIZE=3]   那是中越战争,不是我们看过的高大全慢镜头的“英雄片”,也不是好莱坞大片。战争的背后,是身心的巨创,亲人的离散,甚至家庭大厦的倾覆。[/SIZE][/ALIGN][ALIGN=left][SIZE=3]   那是中越战争,十年边境拉锯战,牺牲了无数中华好儿男,使得几乎每一个日子都肝肠寸断![/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ALIGN]
[FACE=宋体][SIZE=3]    1985年的3月8日,一群中国军人即将出击,他们庄严宣誓:“请连长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就是我们都牺牲了,尸体都是朝着越军阵地!”然后战友们相互拥抱,说的话却是那样简短:“保重!争取活着回来。”[/SIZE][/FACE]
[SIZE=3][/SIZE] [ALIGN=left][SIZE=3]    这一去,很多战士没能生还![/SIZE][/ALIGN]
[SIZE=3][FACE=宋体]    1987年元旦,天津塘沽人傅平山躺在了异国的土地上,浑身扎满了手榴弹破片。为了掩护战友,他在异国山岳丛林里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与上百敌人展开了长达六天五夜的周旋。没有人知道这六天五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根据推断,他杀伤了至少五六名敌人。元旦那天,国内的人民正在欢度新年吧,傅平山与大股敌人在一处高地遭遇。没有人敢上前去活捉这位躲在石头后的中国军人。没有人。凶残的越军最后选择的是,用集体投掷手榴弹的方式将他杀害……[/SIZE][FACE=宋体]中国侦察兵精英傅平山,以他不到三十岁的热血青春,实践了他“活着要有意义,死了要有价值”的诺言! [/FACE][FACE=宋体]从此,在我心中,元旦,已经不再是那个元旦;妇女节也不再是那个妇女节了……[/FACE][/FACE][ALIGN=left][SIZE=3]   难以忘怀那些日子,1月1日,1月15日,2月11日,2月17日,3月8日,3.16,4.5,4.28,5.31……[/SIZE][/ALIGN][ALIGN=left][SIZE=3]   更多更多……[/SIZE][/ALIGN][ALIGN=left][SIZE=3]   [/SIZE][/ALIGN]
1楼
从不曾忘记那些人,那些事!
愿那些地下的灵魂安息!愿那些活着的人更多一些幸运!
2楼
在老兵的心里,今年也是“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30周年,“老山战役”25周年, “中越战争”结束20周年(民间默认)……只是这几个周年没有太多人知道。
楼主所言极是,网上搜了一下,可以说没有一个官方媒体提到了当年的反击战......也许那些领导真的忘记了这些、也许他们.......有太多的也许了,我不敢想象,是否需要再有一场战争才能唤醒他们的良知......
3楼
10年硝烟,当人们遗忘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
[ALIGN=center][COLOR=#f70909][SIZE=5][B]10年硝烟,当人们遗忘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B][/COLOR][/SIZE][/ALIGN]
[SIZE=3][COLOR=#000066][/SIZE][/COLOR][ALIGN=center][SIZE=3]作者:网易网,[FACE=宋体 ][COLOR=#000066]中越战争大全圈子首席管理[/SIZE][/FACE][/COLOR]:[URL=http://wpp60066.blog.163.com/][COLOR=#f64d08]红尘千山[/COLOR][/URL]  [/ALIGN]
[SIZE=3][COLOR=#000066][/SIZE][/COLOR]
[SIZE=3][COLOR=#000066](接续)[/SIZE]
[COLOR=#000066][/COLOR]
[COLOR=#000066]   长达1300多公里的边境线我方一侧,至少有14个县市建有专门的对越“自卫还击战”烈士陵园。由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的金平、蒙自、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西畴、富宁,广西的那坡、靖西、龙州、凭祥、宁明、防城……[/COLOR][/COLOR]
[COLOR=#000066][SIZE=3][/COLOR][/SIZE][ALIGN=left][SIZE=3]   匠止烈士陵园有1008位烈士.....靖西烈士陵园有1040位烈士......那坡936位、龙州1879位,云南金平767位,屏边1000多位,蒙自400多名,马关528位……麻栗坡960位……还有不少烈士骨灰运回了家乡(基本是85年以后的)……[/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ALIGN][ALIGN=left][SIZE=3]    他们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啊!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他们义无反顾地走了!在湿热的边境,有时找到的遗体已腐烂得抓拿不起来,有的甚至只有衣冠冢……如果活下来,他们也许是军官,也许是教授,是老板,最起码也是一个强劳力,撑起家庭大厦。但他们一去不返了,留给亲人的是寥寥可数的抚恤金,遗物,无尽的伤痛和缅怀。[/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ALIGN][ALIGN=left][SIZE=3]   多少母亲哭坏了双眼,哭坏了身子,多少母亲从此看不得儿子的遗物,看不得绿色的身影……[/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ALIGN][ALIGN=left][SIZE=3]   逝者长已矣,存者谁惦记!小说《凯旋在子夜》结尾处,双目失明的战斗英雄童川对恋人江曼说:“现在我是英雄,走在哪里都是鲜花和掌声,是赞美和歌颂。可是若干年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我们……”[/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ALIGN][ALIGN=left][SIZE=3]   一语成真![/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ALIGN][ALIGN=left][SIZE=3]   80年代后期,我们的战士依然在猫耳洞或巷道里守着枯燥清贫的日子,与敌情为伴,与缺水少食为伴,与蚊虫跳蚤、易生难愈的皮肤病为伴,但英雄的事迹已经开始消淡在人们的视线和记忆里。“80年代最可爱的人”的称号渐渐隐去;“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无从提起;春晚没有了他们向全国人民拜年的英姿,有战士失望之下摔了电视机……到了90年代,一直到现在,可以说,对这场战争,曾经轰轰烈烈铺天盖地报道参战军人事迹的主流的、非主流的、大大小小的媒体,统统失语![/SIZE][/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SIZE=3]   写到这里时,我把上面这段话发给老山主攻团英雄连尖刀排的一位参战老兵。他对我说:“是的,这是现实。也许,不可能大家都在关注一个方面,中国人和事还多着呢,记得我们84年底回到昆明,连一个欢迎的人都没有见到,见到的是到处是集体舞,三步四步的。有的战友想不通呀!但再想想,你在前面打仗为什么?为和平。和平要做什么?就是老百姓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理解了心态也就平和了。”[/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ALIGN][ALIGN=left][SIZE=3]    05年以来遇到的一位位老兵,他们英雄事迹震撼着我,他们坦荡胸怀启发激励着我,但他们遭受的冷遇也触动着我。[/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ALIGN][ALIGN=left][SIZE=3]   还在战争时期,就发生了山东安丘县汽车站拒载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16位退伍战士(其中有7位是残疾军人)的事,司机嫌退伍老兵行李太多。部队商量:另派一辆解放牌卡车运送行李,只求客车载这16名退伍兵。司机还是不允……[/SIZE][/ALIGN]
[SIZE=3][FACE=宋体]   就在80年代,就有一群看似旅游团的摩登男女清明前夕在麻栗坡烈士陵园里追逐嬉闹,搔首弄姿,笑声阵阵,大声喧哗……[/SIZE][FACE=宋体]而前不久,我又看到了类似情形,时间是2009年……我真想对那些根本不了解这场战争而要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前往的人说:“请走开!不要玷污了我心中的圣地!”[/FACE][FACE=宋体][/FACE] [FACE=宋体]逝者长已矣,存者谁惦记!幸存的英雄,即使有了工作,但步入中年后遭遇国企改革凄然下岗,生活陷入困顿;而那些负伤残疾的老兵,处境更为艰难,这些一时不想多说了……[/FACE][FACE=宋体]有篇文章写到:[/FACE][FACE=宋体]“改革开放30年来,几乎所有社会群体都从中或多或少获益,但是有一个群体属于绝对受损!他们就是中越战争的参战老兵,特别是烈士、烈属、伤残退役老兵……”(大意)[/FACE][FACE=宋体]10年战争的主战场麻栗坡,当内地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便利红红火火搞经济的时候,它却在肩负繁重的支前任务,至今经济很不发达。[/FACE][FACE=宋体]写到这里,我问一位江苏的网友S:“你觉得麻栗坡经济比内地落后多少年?”[/FACE][FACE=宋体]她说:“30年,起码。老山之眸的照片里麻栗坡人的生活状态,房子,吃穿用……我是30年前才看见过。”[/FACE][FACE=宋体]我想起了老山之眸镜头里的,那位放生了准备出卖的野生动物后就身无分文,看不了病,吃不上饭,坐不上车要步行几十公里回家的麻栗坡农妇;想起了当年曾做侦察队驻地的麻栗坡八布哪灯小学,那群冬天还穿着凉鞋在泥地里行走的孩子……[/FACE][FACE=宋体][/FACE] [/FACE]
[SIZE=3][/SIZE][ALIGN=left][SIZE=3]  想到这些,我不能平和自己心态。我们不应该把一切忘记得这样彻底!对那些冷漠者,我想说:当有一天外敌的铁蹄践踏你的家园,当敌人的枪口对准你的胸膛,你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谁?[/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ALIGN][ALIGN=left][SIZE=3]   可是我听见我细弱的声音淹没在尘世的喧嚣里……[/SIZE][/ALIGN]
[SIZE=3][FACE=宋体]   聊以自慰的是,我还是遇到了不少热心人:被老兵奉为贵宾的[B][U]老山之眸[/U][/B];制作了大量流传甚广的中越战争flash的[B][U]凌子[/U][/B];默默地为老兵奔走,为旧战地人民送温暖却不肯张扬的[B][U]尘世兰墨[/U][/B];关心老兵,爱读他们博客文章的[B][U]水乡[/U][/B]和[B][U]秋[/U][/B];小小年纪却有着浓浓的绿色情结,大量阅读中越战争资料的[B][U]泠然[/U][/B];不厌其烦和老兵一个一个核对烈士陵园名单,大年初一仍坚持发表英烈颂歌的小不点[B][U]小雪儿[/U][/B],一片爱心,辛勤管理老兵圈子的[B][U]玫瑰[/U]、[U]山蓝飞雪[/U][/B],经常去陵园为老兵寻找牺牲战友墓地、在大年初一和元宵节也去看望烈士的[B][U]梦雨[/U][/B];中青报记者[B][U]赵飞鹏[/U][/B];今年春节假期约不到同伴就只身前往麻栗坡的[B][U]十九[/U][/B],还有那位读了中青报后去麻栗坡的昆明一所大学的学生[B][U]小张[/U][/B];[B][U]漂泊喜子[/U][/B];[B][U]杨柳[/U][/B];[B][U]豆豆[/U][/B]……还有联系不多却经常在网上碰到的几位朋友,血站站长[B][U]陈健勇[/U][/B];发誓走遍中国烈士陵园,“要去朝鲜要去老挝要去缅甸凡是有中国籍烈士的地方都要去”,热心为烈属寻找亲人墓地的[B][U]路客[/U][/B](luck99dog)……还有很多真诚和我共鸣的读者朋友。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人间自有温暖在。[/SIZE][FACE=宋体][/FACE] 再次想起郁达夫的那句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FACE=宋体]让历史记住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尊严的一代军人![/FACE][/FACE]
[SIZE=3][/SIZE]
[SIZE=3][FACE=宋体][/SIZE][FACE=宋体]                           红尘千山    2009.2.12晚[/FACE][/FACE]
4楼
但愿在60大庆阅兵式上再现我军威,以唤醒全民国防意识
5楼
   过去俺是一头熊.至于是啥熊俺也不知道!但俺知道俺现在是一头身心疲惫伤痕累累的狗熊.俺只想平静地晃动完俺的余生.别惹俺!不然俺会用假牙咬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