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理解万岁"提出人(转载)

12楼
呵呵 拿哥帖子题目有点拗口 想了半天才搞明白意思!!
13楼
总参出新书《理解万岁》 突出人类社会永恒命题[P][/P][P]2010-01-04 17:27   来源:中国广播网    [URL=http://www.cnr.cn/junshi/zgjd/jwzb/201001/t20100104_505847168.html#]打印本页[/URL] [URL=javascript:window.close();]关闭[/URL][/P][P][/P][P][P]    [/P][P]  中广网北京1月4日消息(通讯员李高辉)日前,由“理解万岁”口号提出者、解放军某部政治部副主任刘勇撰写的《理解万岁》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P][P]  1985年5月,《理解万岁》作者刘勇参加共青团中央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的“保边疆、献青春”演讲报告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在给北京的大学生题字时提出了著名的“理解万岁”口号。后经媒体报道后,这句口号迅速传播,成为一句在当代影响深远的口号。1998年底,“理解万岁”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起,被《中国青年报》列为改革开放20年最响亮的十句口号之一;2001年初,《人民日报》对中国近百年的口号进行回顾,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共有11句口号入选,“理解万岁”赫然在列。[/P][P]  《理解万岁》一书回顾了“理解万岁”口号从提出到当前走过的历史过程,并就理解命题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个视角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理解是人类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高贵的人格品质。理解之所以“万岁”,是因为生活中存在着太多的不理解。人与人之间,甚至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理解,都是一种常态。人性的不完美、不彻底,使得理解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理解不一定是支持和认同,但应该包含着尊重和宽容,是达成共识的先机。强求理解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别人的不理解也是一种理解。理解别人是美好的,被人理解是幸福的。如同对其他美好情感的追求一样,人类对理解的渴求也永远不会停止。”这些观点被读过该书的学者们广为称道,被认为是当前对理解问题研究的不可多得的成果之一。正如学者吴念真在评价这部著作时谈到,理解是人性的凸显,理解命题是人类社会的永恒命题,“理解万岁”这句口号曾经在化解矛盾、增加共识等方面发挥了有目共睹的社会功能,《理解万岁》的出版,必将深化人们对“理解万岁”这句口号的认识,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产生更加深远的社会意义。[/P][IMG]http://www.cnr.cn/junshi/zgjd/jwzb/201001/W020100104634667446756.gif[/IMG] [P]  [B]“理解万岁”是时代的呼唤[/B][/P][P]  [FACE=楷体_GB2312]人物小传:刘勇,198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入长沙工程兵学院学习。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84年参加老山防御作战,作为团中央、总政组织的“保边疆、献青春”演讲团成员,曾在全国巡回报告。担任过排长、指导员、教导员、秘书、干事、协理员,是共青团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FACE][/P][P]  1984年,作为从老山战场上凯旋的“保边疆、献青春”报告团成员,我在与首都大学生交流时,最早提出了“理解万岁”。没想到,这一句“理解万岁”,成了一个时代的流行用语,也被评为改革开放以来对人们观念影响最大的十句口号之一。作为“理解万岁”的提出者,我见证了这句口号20多年来走过的历程。[/P][P]  1983年,我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正值军事院校从地方大学毕业生中招收学员,从小就向往军营的我立即报名,进入长沙工程兵学院学习。一年后,我以工兵实习排长身份,奔赴老山前线参战。1985年5月,共青团中央、总政治部组织“保边疆、献青春”演讲报告团,邀请前线的英模代表在全国巡回演讲,我有幸被选为这个报告团的成员。报告团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0多个城市作巡回演讲,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给青年大学生的震动更大。[/P][P]  当时,很多大学生跟我们座谈、写信,共同探讨关于人生价值的话题。交流过程中,我看到了前线和后方的巨大差距,感到青年学生们对前线官兵思想境界的了解非常有限。正是出于这种感觉,在一次座谈会上,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马立竞同学拿来的班级日志上,写下了“理解万岁”四个字,意思是希望青年大学生真正理解英雄背后的精神实质。前线官兵们谈论“理解”问题,不是为个人乞求“怜悯式的理解”,他们希望得到后方人民在更高层次上的理解,那就是——自己在战场上做出的无私奉献,能够唤起更多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唤起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共同关心我们伟大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腾飞,并共同为之做出应有的奉献。这件事被《中国青年报》记者即时进行了报道。1985年5月17日,《中国青年报》还发表了以“理解万岁”为题的专题评论。[/P][P]  此后,“理解万岁”这句口号开始逐渐在全国传播开来,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实实在在的影响。1998年底,“理解万岁”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起,被《中国青年报》列为改革开放20年最响亮的十句口号之一;2001年初,“理解万岁”又被《人民日报》列入“百年口号回顾”。2005年建成的老山纪念馆把我提出“理解万岁”一事列入展柜。最近,我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打上“理解万岁”四个字,竟然有约30多万篇相关网页。毫无疑问,“理解万岁”作为一句口号,在过去的20多年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功能。[/P][P]  我觉得,“理解万岁”之所以从特殊背景下的特殊用意,发展到被大众广泛接受并拓展了涵义,是因为它表达出一种对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渴望以及对多种选择的宽容。应当看到,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生活巨变和观念碰撞时期,整个社会各年龄层、职业层的隔膜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变而加深。比如说,青年不屑老者的生活方式,年长者对年轻人的思想行为嗤之以鼻。渴望理解成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尤其成为乐于接受新生活方式和新观念的青年人的心理需求。“理解万岁”的流行,消弭了多少时代隔阂,也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在对待自我、他人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心态,一种平和与大气的心态,这种心态曾激励当代中国青年在历史转折时期逐步走向成熟。可以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提倡理解,在心理上诉求“理解万岁”,归根结底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一种心灵与社会的和谐。[/P][P]  如今,开放的中国在不断崛起,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成熟。我相信,“理解万岁”的观念在未来一定会更加广泛,影响更加深远。[/P][/P]
14楼
[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f7faff,0,none][TR][TD][TABLE=transparent,0,5,572,left,transparent,0,none][TR][TD][B][LINE-HEIGHT=30px][FACE=黑体][SIZE=23px]又见“理解万岁”提出人 [/FACE][/SIZE][/LINE-HEIGHT][/B]
[LINE-HEIGHT=30px][SIZE=14px][/SIZE][/LINE-HEIGHT]
[SIZE=4]陈鲁民[/SIZE][/TD][/TR][/TABLE][/TD][/TR][TR][TD][SIZE=4][/SIZE][/TD][/TR][TR][TD][TABLE=transparent,0,0,572,left,transparent,0,none][TR][TD][P][SIZE=4][/SIZE][P][SIZE=4]1985年春天,刚从老山前线下来的“保边疆、献青春”报告团来到北京讲演。报告团成员里有一个叫刘勇的大学生排长,入伍前是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一次在与首都大学生交流时,他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一句话:理解万岁!就写在了要求留赠言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大学生马立竞的笔记本上。前来采访的一个记者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是个新闻亮点,就连夜写成报道,发在翌日《中国青年报》上。我当时是随团工作人员,晚上聚餐时,还以刘勇的“理解万岁”为题,让他多喝了不少酒。那天晚上,他也特别兴奋,谁敬酒都喝,不知不觉就喝高了,最后还是我和一个战友把他扶了回去。他还兀自嘟嘟囔囔地自言自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踉踉跄跄,醉态可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SIZE][/P][P][SIZE=4]1985年5月1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以“理解万岁”为题的专题评论,接到大批读者来信,盛赞这句口号喊出了时代心声。从此,这句口号就不胫而走,成为当年最有影响的流行用语,并被评为改革开放以来对人们观念影响最大的十句口号之一。[/SIZE][/P][P][SIZE=4]2009年金秋9月,我在北京又见到了刘勇。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已成为沉稳老练的中年人,声音还是那么洪亮,说话还是那么富于哲理,如今他已是北京驻军某大单位的政治部副主任,也是一对美丽的孪生姐妹的爸爸。[/SIZE][/P][P][SIZE=4]把酒话当年,谈到24年前的“理解万岁”的问世,他仍有些激动,送给我一本印制精美的《理解万岁》纪念册,并侃侃而谈:我觉得“理解万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当年,“理解万岁”对于消除人与人的时代隔阂、心里隔阂起到重要作用;今天,人们的利益呈现多元化,各种矛盾依旧存在,提倡“理解万岁”,对于增强人们的互相理解,建设和谐社会,仍然大有意义。所以,“理解万岁”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从改革开放大潮中走过来的所有中国人。[/SIZE][/P][P][SIZE=4][/SIZE][/P][/TD][/TR][/TABLE]
[/TD][/TR][/TABLE]
[upload=47811,0]2009111921_brief.jpg[/upload]
[upload=47812,0]2009111921_jpg.jpg[/upload]
[upload=47813,0]rd_or_e899c649f27ebc076bc9e25644f8b986.jpg[/upload]
15楼
[P]理解是无形的桥梁(图) [/P][P]2010年03月02日 17:09 [URL=http://art.people.com.cn/]《人民日报》[/URL] 【[URL=javascript:zoomDoc(16);]大[/URL] [URL=javascript:zoomDoc(14);]中[/URL] [URL=javascript:zoomDoc(12);]小[/URL]】 【[URL=http://fashion.ifeng.com/art/book/detail_2010_03/02/358040_1.shtml#]打印[/URL]】 [URL=javascript:void(0);]共有评论[COLOR=#f00]0[/COLOR]条[/URL][/P][P][P][/P][P]1985年,从南疆战场归来的英模代表刘勇参加共青团中央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的“保边疆、献青春”演讲报告团,在给北京的大学生题字时提出了“理解万岁”的口号。刘勇在书中回顾,当时写下这四个字,是希望消除社会上某些功利主义思想对英雄的不理解乃至误解,还英雄行为以至真、至善、至美的本质,希望人们理解战士们浴血奋战的精神实质——“人民军队对于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更希望人们尤其是青年将这份大爱延续,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去。[/P][P]《理解万岁》的出发点和旨归是对“人生意义何在”这一永恒命题的思考,作者在对前线战士事迹的点滴回忆中作出了朴实的回答。人生各有不同,有人轰轰烈烈,有人默默无闻,但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岗位,只要把人生追求与人民利益、幸福结合在一起,就一定能创造最有意义、最光辉的人生图景。在市场经济时代,《理解万岁》对崇高人生价值观的再阐释和再呼唤更有其必要性,不仅要理解英雄人物的精神实质,更要理解自己的人生。[/P][P]作者意识到“理解万岁”口号在20多年的流传和运用中得到了泛化,为更好地认识“理解”的奥秘,该书从理解活动的本质、发生、功能、阻碍因素、有效理解的条件等层面进行了哲理思辨,把“理解”问题推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理解万岁”口号作为对有效理解的礼赞,反映出三个层面的基本思想:首先,理解应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姿态,必须超越偏执的角色期待、偏私的个人情感、狭隘的文化视野等阻碍因素,以平等、公正、开放、共容为交流的前提;其次,理解是积极的建构而不是消极的逃避,应以主动的姿态在多样化的主体之间搭起桥梁,不回避问题,勇于担当;再次,理解是宽容而不是纵容,“宽而有度”是其准则,必须遵循理性原则,在道德观念、法规制度、民族大义等社会规范的基础上展开理解,不因理解过度而丧失立场和滋养趋恶的事物。[/P][P]如何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理解万岁》从心理的、伦理的、制度的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回答。作者同时也宣告“理解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从而为“理解”问题打开新的大门[/P][/P]
16楼
[TABLE=transparent,0,0,100%,center,transparent,0,none][TR][TD=3,1]理解万岁--口号提出者的回顾与思考[/TD][/TR][TR][TD=1,3][IMG=0,absmiddle,178,130]http://bookpic.newbooks.com.cn/bookpic/201003/476324/476324_l.jpg[/IMG] [/TD][TD][TABLE=transparent,0,2,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B]新书城图书编号:[/B]476324[/TD][/TR][TR][TD][B]图书ISBN:[/B]9787500690993[/TD][/TR][TR][TD][B]出版时间:[/B]2010-1-1[/TD][/TR][TR][TD][B]出版社:[/B]中国青年[/TD][/TR][TR][TD][B]作者:[/B]刘勇[/TD][/TR][/TABLE][/TD][TD][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B]市场价格:[/B][COLOR=red][STRIKE]¥37[/STRIKE][/COLOR] [/TD][/TR][TR][TD][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B]普通会员:[/B][COLOR=red]¥29.6[/COLOR]    [/TD][TD][B][COLOR=red]80[/COLOR][/B]折[/TD][/TR][TR][TD][B]VIP会员:[/B][COLOR=red]¥27.75[/COLOR]   [/TD][TD][B][COLOR=red]75[/COLOR][/B]折[/TD][/TR][/TABLE][/TD][/TR][TR][TD=2,1][URL=http://www.newbooks.com.cn/buy.asp?Goodsid=476324][IMG=0,absmiddle,32,87]http://www.newbooks.com.cn/images/buy.gif[/IMG][/URL] [URL=http://www.newbooks.com.cn/shoucang.asp?goodsid=476324&action=add][IMG=0,absmiddle,32,87]http://www.newbooks.com.cn/images/Collection.gif[/IMG][/URL]   [/TD][/TR][/TABLE][/TD][/TR][TR][TD=2,1][/TD][/TR][/TABLE][TABLE=transparent,0,0,98%,left,transparent,0,none][TR][TD][/TD][/TR][TR][TD][B]【图书分类】[/B] [/TD][/TR][TR][TD][/TD][/TR][TR][TD=2,1][TABLE=transparent,0,0,100%,center,transparent,0,none][TR][TD][URL=http://www.newbooks.com.cn/0.1.71.html][COLOR=#3372a2]文学作品[/COLOR][/URL]>>[URL=http://www.newbooks.com.cn/0.1.71.600.html][COLOR=#3372a2]中外文学[/COLOR][/URL]
[/TD][/TR][/TABLE][/TD][/TR][/TABLE][TABLE=transparent,0,0,98%,left,transparent,0,none][TR][TD][COLOR=#3372a2][/COLOR][/TD][/TR][TR][TD][B]【图书简介】[/B] [/TD][/TR][TR][TD]理解是人类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高贵的人格品质。
理解之所以“万岁”,是因为生活中存在着太多的不理解。大干世界,千差万别,各具色彩,特别是一旦利益冲突介入,理解就变得虚弱不堪。
理解不一定是支持和认同,但应该包含着尊重和宽容,是达成共识的先机。
强求理解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别人的不理解也是一种理解。理解别人是美好的,被人理解是幸福的。如同对其他美好情感的追求一样,人类对理解的渴求也永远不会停止。 [/TD][/TR][/TABLE][TABLE=transparent,0,0,98%,left,transparent,0,none][TR][TD][/TD][/TR][TR][TD][B]【图书评论】[/B] [/TD][/TR][TR][TD][/TD][/TR][TR][TD][URL=http://www.newbooks.com.cn/bookpl/476324.html#new][COLOR=#3372a2]发表新的评论[/COLOR][/URL]   [/TD][/TR][TR][TD][URL=http://www.newbooks.com.cn/bookpl/476324.html][COLOR=#3372a2]浏览[/COLOR][COLOR=red]理解万岁--口号提出者的回顾与思考[/COLOR][COLOR=#3372a2]全部评论>>[/COLOR][/URL]   [/TD][/TR][/TABLE][TABLE=transparent,0,0,98%,left,transparent,0,none][TR][TD][/TD][/TR][TR][TD][B]【图书目录】[/B] [/TD][/TR][TR][TD]导言
上篇追源溯流
第一章“理解万岁”诞生前夜的风景
一、青春在战火中升华
二、人生价值大讨论
第二章青春热流催生“理解万岁”
一、“保边疆、献青春”演讲报告
二、题写“理解万岁”
第三章“理解万岁”见证时代变迁
一、“理解万岁”的拓展
二、“理解万岁”与社会、文化研究
三、“理解万岁”与汶川抗震救灾
四、“理解万岁”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五、“理解万岁”获得广泛认可
第四章透视“理解万岁”的历史
一、青年人对自我实现的正确选择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对矛盾冲突的主动调适
三、中国人对崇高人生、和谐生活的自觉追求
中篇哲理思辨
第一章理解是人类天然的朋友
一、理解是人特有的
二、理解是一种认识
三、理解是一种心理
四、理解是一种“对象化”
第二章理解因人而生因人而异
一、理解活动何以可能
二、哈姆雷特为什么会有一千个
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理解
第三章理解为什么万岁
一、理解促进人的发展
二、理解促进社会和谐
三、理解促进世界和谐
四、理解促进文化发展
第四章是谁关住了那扇窗户
一、角色冲突:“我总是无法摆脱你”
二、情感参与:“是谁悄悄蒙住我的眼睛”
三、文化碰撞:“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四、信息变异:“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五、言意矛盾:“爱你在心口难开”
六、立场有别:“我说太阳是绿的”
七、知音难求:“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第五章构建通向理解的“巴别塔”
一、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二、宽而有度: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
三、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四、以理节情:发乎情而止乎理
五、权衡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六、推心置腹:你和他交流过吗
七、省身察己:千古难明是自知
第六章回到“出生地”
一、大爱无言
二、刻板印象
三、自我理解
第七章理解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
一、路是这样走过来的
二、不同选择后的不同风景
三、永无止境的理解世界
下篇现实体验
在理解中挺直民族的脊梁
理解花开
理解使人崇高
理解的人生与人生的理解
理解是美丽的
向前向前
用现代慈善践行“理解万岁”
一个“海归”的“理解”与“不理解”
“理解万岁”的经济漫说
“理解万岁”的哲学思考
理解永远万岁
后记
[/TD][/TR][/TABLE]
17楼
[TABLE=transparent,0,0,98%,left,transparent,0,none][TR][TD]【图书简介】 [/TD][/TR][TR][TD]理解是人类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高贵的人格品质。
理解之所以“万岁”,是因为生活中存在着太多的不理解。大干世界,千差万别,各具色彩,特别是一旦利益冲突介入,理解就变得虚弱不堪。
理解不一定是支持和认同,但应该包含着尊重和宽容,是达成共识的先机。
强求理解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别人的不理解也是一种理解。理解别人是美好的,被人理解是幸福的。如同对其他美好情感的追求一样,人类对理解的渴求也永远不会停止。                                                                                                                                                                                                                                                   [/TD][/TR][/TABLE]
[upload
[upload=47815,0]20091206001.jpg[/upload]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2656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