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七九 我的经历[1--16]

楼主
南疆七九 我的经历[1--16]


[SIZE=5][ALIGN=CENTER][B]南疆七九 我的经历[1--16][/B][/ALIGN][/SIZE]
[SIZE=3]
    自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来,在十二年的时间里,几次大的活动范围都是在文山地区:一九七九年参加对越自卫还作战;一九八二年在马关八寨参加师机关组织的进攻、防御战的军事演习;一九八四年在麻栗坡老山地区参加了对越“骑线拨点”作战;一九八六年在文山新街参加军区组织的军事演习。两次参加对越作战,两次荣立战功。  
    为了记住历史、留住青春,现将一九七九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情况整理如下:
    它不仅是我在军队生活里的回忆,也是我人生不可多得的组成部分。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曾经是军人,在军队生活里我没有留下遗憾。

[ALIGN=CENTER][B]一、有一支部队活跃在祖国的南疆[/B][/ALIGN]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下旬,我连在完成了师机关在云南省曲靖地区陆良县老眉毛山《步、炮协同作战》的军事演习任务后,没来的及回宜良部队驻地,就按上级的命令携带各种作战物资,按摩托化步兵师的要求,奔赴祖国的南疆,于十二月十八日顺利到达我的家乡---文山川马关县八寨镇(那个年代是叫区而不叫镇),团机关及一、二、三营驻八寨,我们火箭炮营驻绿差塘,距八寨有四公里。
    到达八寨后,部队的一切行动都是按战争的要求来落实,完全处于高度的战务状态,最重要的就是严格的纪律管理,致使我离家虽然只有4km,也难以回去一次。即便是驻八寨的同乡,也只能随部队宿营。记的我家杀过年猪的那天,亲戚、朋友、邻居都来了,本想在家吃顿饭,但通知一到,我必须及时赶回驻地。这就是军队的纪律,这就是参战军人必须严格遵守的纪律。虽然对亲朋好友有一些遗憾,至今我仍然认为是军人最好的奉献。
    在八寨集结、驻训的日子里,浓浓的战火硝烟也充分激发了干部、战士的爱国热情,部队工作没有丝毫的松懈。第一,战前动员如火如荼,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荣辱观教育深入人心。以越南驱赶华侨在边疆武装挑衅的事实教育部队,让所有参战人员明白部队到达边疆的目的和意义;第二,军事训练热情空前高涨。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白天、夜间火箭炮实战训练,军事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第三,按作战要求,调整了各级军、政领导,原营部教导员张汉国转业,由我连政治指导员胡金昌任教导员,连长钱家寿任副营长。副连长王计福接替连长职务,政治指导员由原十连副指导员陈光吉当任。……;第四,全面足额下发各项战备物资,诸如钢盔、防毒面具、防刺鞋、净水片、急救包等;第五,兵员作了满员补充。刚入伍的新战士和其它部队抽调的战斗骨干逐步到位。十二月二十一日从广西入伍的新战士黄仲平、蒙子惠、梁文彩以及从其他部队抽调的战斗骨干兹澄清、迟国富(山东人)、程伟(浙江人)等人来到了连队;第六,加强对越军战场喊话训练。“低挑堆(跟我走)、空得动(不要动)、诺松空叶(举起手来),宗堆宽宏独边(我们优待俘虏);第七,由上级卫生部门抓好各项防疫工作,如防破伤风、疟疾、伤寒、痢疾、肝炎等疫苗注射,以保证非战斗减员和提高干部战士的身体素质;第八,特别重要的是对武器、弹药的保养、保管和临战状态的全面检查。山西太原火箭炮生产厂家的工程师风尘仆仆、千里迢迢来到驻地逐一对火箭炮的各个部位和行军状态、战斗状态进行细致的检查,发现有问题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由我对所属分队的轻武器(**、步枪、冲锋枪、40火箭筒)再次进行讲解,以保证各种武器处于良好的战斗状态。总之,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战争的需要来进行。
   
[ALIGN=CENTER][B]二、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B][/ALIGN]

    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全国地图上所辖八县均有标识。全州八县与越南接壤的就有马关、麻栗坡、富宁3个县。总面积31456k㎡,共居住有民族11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以上,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2%以上,贫穷落后是它的基本特征,按现在的说法,全州八个县均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县,是真正的“老、少、边、穷”地区。但是,尽管她贫穷、落后、物资基础差,对人民解放军的到来仍然伸出热情洋溢的双手,帮助部队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当我们到达砚山时,真正体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怀备至,所需蔬菜是新鲜的,粮食是上等的。食油、肉类和其它食品是最好的。不但在物资上满足部队的需要,在精神生活上还派出县文工团为我们进行专场演出。给部队送鸡蛋、肉类等食品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记得在砚山时,我的裤子破了一个洞,到集体所有制的缝纫社(当时的经济体制所固有的形式)去补,工人师傅马上放下其它的活计,及时帮我修补,并不要我的半分钱。为这事我还被指导员批评了一顿。当我们车队在路上行驶时,地方车辆主动靠边停下让我们先行。如果我们的车辆出毛病,地方师傅会马上停下来帮助修理。1978年12月18日凌晨,我们车队进入马关县城时,工人们正在填补道路。一路行军中,部队所途径的村庄、街道,不管夜有多深,两旁总是站满人群,如果需要什么东西或需要他们的帮助,他们会以极快的速度乐意帮助解决,并不会向你索要任何报酬。当你向他表示谢意时,他会诚挚地对你说“祝你们凯旋而归”。朴素、热情、坦荡就是他们最好的写照。我在绿差塘时,房东大娘知道我喜欢吃乔麦粑粑,每天中午都要为我做一个。不管是谁家杀过年猪,大人、小孩都要来叫我们去吃“杀猪饭”,如果不去,他会不高兴,认为你看不起他。纯朴的民风缩短了军与民的距离,至今回忆起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深有体会地感到,什么是真正的鱼水情,什么是“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伟大意义。
   
[ALIGN=CENTER][B]三、火箭炮悄悄向战区开进[/B][/ALIGN]

    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一日中午,由于八寨至古林箐的公路不能通行,部队只好从八寨又返回马关,途径桥头、大小南溪直达战区---河口槟榔寨。
    所谓火箭炮,就是火箭弹发射时是根据火箭发射的原理而制造的,故称火箭炮,她的全称是1963式130mm自行火箭炮。在“三大战役”电影中,我们所见的火箭炮是前苏联生产的,叫“卡秋莎”火箭炮,她的发射架属于轨道式。发射架和车身较长,机动性能差,而且方向机和高低机分装于火炮的尾部,两边操作不方便。我所在部队装备国产火箭炮的时间是1976年。她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性能强,发射速度快,覆盖目标面积大。人们习惯于叫的炮管在火箭炮上就不叫炮管,而叫定向管,19个定向管组成定向器,高低机、方向机安装于定向器左侧,瞄准手一个人就可以操作。火箭弹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引信、战斗部、发动机部。发射时她的初速仅为25m/秒,而且发动机部有大量的火焰喷出,如果一个连队进行齐射(就是每门炮发射19发炮弹,六门炮发射114发炮弹)时,阵地上就是一片火海,火箭弹飞行也是一条条火龙。在战争中最容易暴露阵地。故教材规定,在同一阵地不能超过两次齐射,就必须要转移阵地。
    二十二日早上十时,天下着蒙蒙细雨。我连顺利到达河口橡胶农场槟榔寨一队(三家寨)的公路边,就地宿营。做好车辆、火炮伪装,人员一律不得到处走动,必须在宿营地待命。更为严格的纪律规定,即便是大小便,也不能单独行动,必须要有两人以上相伴而行。连首长的行动必须要固定一名持枪战士跟随,以防止不可预见事故的发生。当时连长王计福的随行人员是连部通信员林凡生(文山富宁县人,1978年入伍),指导员陈光吉由钟飞汝(文山州马关县人,1978年入伍)陪伴。我们的宿营地都是步兵为我们准备的,稍加修整就可以利用。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主要是熟悉发射阵地、待机阵地地形、地貌,构筑工事、掩体。至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五日上午,团政委易方亲自到我营阵地举行战前誓师大会,以坚定杀敌立功和敢打必胜的信心。
    经过精心的准备,可以说我们一切战前工作就绪。再来看看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她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亚热带丛林地的南疆,与同志加兄弟的越南是山连山、水连水。在我国的土地上,高大的橡胶树满山遍野,一丛丛的竹林生长于河边沟坝,毛草地随处可见,斑茅花随风飘荡,亚热带的植被构成一道道天然屏障,看香蕉林、甘庶林、木瓜树、菠萝地更会使你眼馋。攀枝花树上火红火红的攀枝花已含苞绽放。虽然这是隆冬季节,也不会使你感到寒冷,如果天晴出太阳,还会使你热的穿不住衣裳。那雨、那云、那雾,就像一个羞涩的姑娘,揭开面纱,尽显南国风光。小溪边听潺潺流水,南溪河旁看波涛细浪。喝一口甜丝丝的泉水直叫人透心清凉。看到这一切,每个战士都会从心里发出共同的呐喊,美丽的边疆,“决不容许豺狼来侵犯”。
    是的,战士自有战士的情怀,永远建立在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之上,为了边疆的稳定,祖国的安宁和尊严,他们将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当时在战区最流行的一首歌曲是李谷一在电影《黑三角》里所唱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正是这首歌陪伴我们打豺狼。优美的旋律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想起家乡的爹和娘,陪伴边防战士进入甜蜜的梦乡……。


[ALIGN=CENTER][B]四、战争在黎明前打响[/B][/ALIGN]

    1979年2月17日黎明时分,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省边队部队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正式打响。我们于凌晨五时就全部进入阵地。阵地管理秩序井然,虽然有些惊慌,都没有失措,毕竟这是真刀真枪、血与火的战场。整个阵地只能听到有、无线通讯兵与前方联络的呼叫声,一切都是静止的,静止的等待发射的命令。用兴奋、激动、精忠报国、为国捐躯等词汇恐怕也不能代表当时的心情,因为可能还有会恐惧、胆小、迷信、命运等复杂心理。直至下午14时58分越军一发炮落在距我阵地200m的地方,淡淡的硝烟笼罩了全营阵地。连长作出了最快的反映,马上命令所有人员进坑道,以防越军炮弹袭击。十八日10时45分,我连刚刚准备好三次齐射的炮弹(共计342发,重量为14064kg),越军又一发炮弹在距我连阵地30m、距营指挥所不到10m的地方落地,打穿了1m多厚的土层,钻进一个猫耳洞,所幸的是炮弹没有爆炸。事后经工兵检查,该弹头属最具杀伤力的钢珠弹,假如爆炸的话,我连将受到较大损失。
    在三家寨阵地,我们共坚守了103个小时,于二十一日上午撤出阵地,经过毛草田转移到山腰车站背后。
    到了新的阵地,没有来得及休息一下,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饭,迅速进行火炮占领阵地及车辆火炮的伪装,构筑工事和掩体,直到下午三点多钟才有一点喘息的机会,吃了点面条。体力得到一点恢复后,接着就是加固工事,做好火炮发射前的准备、搬运、擦拭炮弹。
    在新的阵地上,我连共进行了三次齐射。由于战势顺利,再也没有遭到敌炮弹的袭击,直到三月八日顺利撤出阵地,完成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任务。


[ALIGN=CENTER][B]五、谁能比过军人在战场上的苦和累[/B][/ALIGN]

    在战场上,虽然我们炮兵比步兵的生命安全系数要大得多,不象他们那样在歼敌运动中要爬高山、下陡坡、钻树林、趟河流。但炮兵的阵地依然是敌人寻找的目标。假如敌人发现阵地而进行还击时,我们要牺牲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可能就是一个班、一个排,甚至是一个连。虽然概率不大,毕竟是在战场上随时都可能会发生的。就说苦和累的事情,炮兵同样要遭受。我在介绍火箭炮的情况时忘记说每一发炮弹重量。它的直径是130mm,长度是1030mm,净重量33kg,毛重是42kg。对于身体单簿、力气不大的士兵,根本不可能一个人每次承载一发炮弹在50-80m的距离上运动。在二月十八日那天,我们就遇到这样考验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射击任务只允许半个小时),在80m左右的距离上,全连要完成14064kg炮弹的运输任务,那是多么艰苦的任务。但全连没有一个指手划脚的,没有一个在那种场合下还会偷懒的。力气小的,两人抬一发;力气大的,则是一个抬两发,当时二班班长丁国友(河南人,1976年入伍)就是这样的一个好班长,他身高180cm左右,是一个标准的男子汉体型。只见他一只手夹起一发炮弹,飞也似地跑向阵地。除了尽个人最大努力的,没有那个会去讨论谁抬的多、谁抬的少的问题。就连当时农场的民兵也主动来帮助我们抬炮弹。你说苦不苦。说到累,依然是炮兵要遇到的问题,有时候身穿雨衣,随便倒在哪里都会发出“呼呼”的鼾声。因为炮兵在战场上同样没有可休息的时间,24小时都要坚守阵地。疲倦时最多轮换打个屯。在23日中午12时25分,我连进行一次齐射后,马上撤出发射阵地转移到待机阵地,因为实在是太疲劳的原因,我就到一个阴暗潮湿的猫耳洞里去休息一下,不知不觉就“呼呼”的不省人事,至13时许,再次接受火炮占领阵地的口令时,假如不是五班副班长韦兴亮(和我同年入伍,文山富宁县人)叫我,那天非要出大事不可。因为我背着方向盘(相似于地方的经纬仪),那可是阵地赋予火炮射向必不可少的器材。
    所以,不管是什么兵种的军人,只是分工的不同,上了战场都是同样地在死亡线上挣扎,在苦和累中求生存,没有可以调和的余地。如果说有,那一定就是叛徒、逃兵和怕死鬼。


[ALIGN=CENTER][B]六、战友,我的好兄弟,请一路走好[/B][/ALIGN]

    战场上生生死死的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你都会去认真的思考和对待。二月二十一日那天上午,我营撤出在三家寨的阵地后,行进至毛草田一片开阔地时,突然遭到越军火炮的拦阻射击,那炮弹爆炸的声音才叫一个恐怖。撕心裂肺的震撼,冲击耳膜的声响以及噼哩啪啦弹片、碎石、泥土的飞扬、浓烈的硝烟和尘土的弥漫真的会使你手忙脚乱。如果不是亲自经历,你肯定无法想象,那阵势和电影、电视里描写的完全一样。射击精度之高,弹着点之密集,是我们参战以来最危险的一次。当时我坐在同乡翟元松的车上(和我同年入伍),我们迅速下车,就听到副营长钱家寿、连长王计福、驾驶班长张毕红大声呼叫:“赶快隐蔽,注意炮弹”。我们俩人刚刚钻进车底下,就听“咣”的一声巨响,又一发炮弹打在左后方的橡胶林地里,幸好就再也没有飞来炮弹了。
   在这次炮击中,五班新战士黄仲平被弹片击中右腹部(腹腔基本被“掏”空),抢救无效,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六班战士陈少银(贵州人,1976年入伍)被弹片划过头部,无生命危险;驾驶班战士周世辉(文山富宁人,1978年入伍)被弹片击中腹部,所幸的是弹片刚好击中他胸前的冲锋枪弹匣,子弹打坏三发、弹匣报废,如果(当然不要有如果)不是弹匣救了他的命,他就将和黄仲平一样了。我来到黄仲平的面前,眼里没有泪花,心里没有悲伤,有的只是仇恨的怒火。他的领章还是那样的鲜红,脸色却已经变成灰白了,静静地躺在救护所的担架上。他从到我连至牺牲的那一天,仅仅只有两个月时间62天。就这样,在战争中永远地离我们而去,永远地离开了他的奶奶、他的爹和娘,生命永远凝固于18岁。
    时至三月二日上午,我同炊事班副班长夏天友(与我同年入伍,文山西畴人)到山腰水泥厂买菜,经过一个野战救护所时,医生正在为一个战士做截肢(好像是右脚)手术,大约二十分钟我们又返回时,他已经失去了生命。虽然我不知道他是那一个部队的,但战争的胜利使他流尽了鲜血;虽然我不知道他的家乡在哪里,但他一定是中华人民的好儿女!
    战友,我的好兄弟!是战争夺去了你年轻的生命,爹娘失去了好儿女。在那南疆的坟墓里,你完全可以向世人证明,你是铮铮的铁汉,守卫着南疆的锦绣大地。战友,我的好兄弟!假如还有来生的话,爹、娘再来看看你。在中华优秀的儿女中,你依然行走在人群里,捍卫着祖国的利益。战友,我的好兄弟!你的功勋人民不会忘记,爹娘不会再哭泣,在你行走的足迹里,有多少英雄好汉,保卫着这里的一切!战友,我的好兄弟!一路走好,不要再哭泣,擦干眼泪,看好世间的一切,阴阳不分离,爹娘不能再来看你,并非是年迈体虚……。
    一路走好,兄弟!


[ALIGN=CENTER][B]七、战场上男人和男人的话题[/B][/ALIGN]

    其实,在不在战场上,男人和男人都有着说不尽的话题。尽管在七九年那个年代里,国家没有实行改革开放,外来的思想和文化冲击不了军营的管理,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传统的道德观念依然是规范良好美德的标准。但是,人最具有的真实本性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青春年少、活泼洋溢,除了谈论烟、酒外,女人和感情也是不可缺少的。
    说到烟,那可是男人对尼古丁最大的依赖性,战场上同样是不能缺少,即便是夜间实行灯火管制时,也要偷偷跑到坑道拐角可避光处吸上两口,美其名曰:“清除疲劳,提提精神”,实则是男人最不好的臭习惯。当年后勤保障就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搞到一比市场少见的香烟来“慰劳”我们(战后要是收钱的),我当时分到的是一包红山茶,1包翡翠和3包金象(都是云南烟厂产的)。就连不吸烟的连长王计福也要了翡翠烟2包、三七烟1包。这就是男人的通病。
    酒的问题,是很好解决的。二月十五日那一杯“壮行酒”就足以让我们永远忘不了他的醇香。现在没有了供给,也就没有奢求了。记得在二月二十七日那天,我到山腰车站时,见到拉战利品的车上有酒,就悄悄的去拿了一瓶越南产的木薯酒,回到阵地,我和刘国华(贵州天柱县人,和我同年入伍)、韦兴亮打开就着压缩饼干喝起来。酒到嘴里是一股非常怪怪的味道,不知越南人喝的是什么酒。可以说从那时起就让我丧失了对酒的兴趣,直到现在,即便是“五粮液”、“茅台”也诱惑不了我。
    说到感情,最敏感的就是女人。当年我已经有了女朋友,部队到家乡集结时,她还步行了四公里路到我们住的村子里看我。为此,指导员还特批了我两个小时的假陪她说话(注意,那个时候男女之间思想保守,只能说说话、谈谈心,规规矩矩,不能乱说乱动)。尽管不熟悉女人,也不会揣摸女人的心事,自己还是善于把握自己的情感,克服冲动情绪,理智而简单地守住了最危险的那道防线,没有因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而祸害了她人。说到感情呢?也算还可以吧。在我准备上战场时,她还送了我一个小小的装饰手表的塑料圈,不慎在二月二十一日到新的阵地构筑工事时丢失了,还为此而伤感了好多天,总觉的丢失的并不是那个并不起眼的塑料圈,而是她的一片心。还怪有点痴情的。当然最后她也没有成为我的妻子,反而差点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仇人。而我的另一个同乡在女人问题上就比我开放程度要大一些。有一天我们在一起谈论战场问题时,他就说:“如果不幸牺牲了怎么办?连一个后代都没有,要是遇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女人,问问她愿不愿意为我们传种接代!”当然,也只是说说而已,其实他并没有那个胆量,没有因为女人而违反纪律。直到战争结束,我们同去作战的18位同乡还是顺顺利利的回来了,没有一个受到任何伤害,而且大多数荣立了战功,成为军队建设中不可多的骨干。


[ALIGN=CENTER][B]八、遭受越南特工“袭击”的那天晚上[/B][/ALIGN]

    二月二十三日下午19时左右,全连人员集中在待机阵地附近,炮班的人正在擦拭火炮、弹药。也许是通信兵在不注意时传错了什么?或者是哪个战士误听误传,说我营十连阵地被小股越军袭击,搞得全连突然紧张起来,自卫小组迅速占领各自的预设位置,准备战斗。连长又叫有线兵与十连联系后得知,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大家才把心放下来。
    其实,在整个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期间,防特工一直是常抓不懈的战斗任务。从战术观点来看,特工是越军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武装力量,是一支高度采用游击战术的特殊部队,他人数不多,但能量不小,其活动的特点是小股轻装、善于伪装、夜暗偷袭、战术狡诈。一般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有独立作战和较强的破坏能力,往往采取偷袭、奇袭和奔袭的手段,强调进行近战、夜战和隐蔽突击。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破坏主要的军事目标和战备物资,我们火箭炮阵地及通讯设施都是他们攻击的重要目标,进入战区以来,防特工工作就一直是我们的主要作战任务,白天不敢轻敌,夜晚更加要小心谨慎,否则就会有被动挨打的可能。
    时至二月二十四日(农历正月二十八日)凌晨一点钟左右,我们已经迷迷糊糊进入睡眠状态,突然听到同乡翟元松在叫我的名字,说:“你快.快点起来,越、越南的特、特工摸到阵、阵地来了……”,当时我和通信员林凡生就睡在他驾驶的弹药车上。因为下半夜天气有点冷,也可能是他特别激动的原因,都变的口吃起来了。我迅速跳下车后,对林凡生说:“你把步枪给我,再拿几颗手榴弹,赶快去连长那里”,说完后我接过步枪,打去枪刺和保险,马上和同乡卧倒在车脚,钻进车底下,静静地等候着可能发生的事情。
    我们的位置正好在一个三叉路口,又是火炮进入待机阵地的必经之地,可以说对观察“特工”的活动情况是相当有利的,用“惊恐万状”来比喻当时的心理状况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天空是黑沉沉的,没有一点星光,说到“观察”也完全是用耳朵在听,根本无法辨认其它的物体(也许是过度紧张的缘故)。夜静的出奇,静的使人毛骨悚然。五米外小溪流水的声音就显得很大,昆虫的鸣叫也是那样的刺耳。我们两个同乡就这样躺在车底下,相互间大气不敢出,也没有任何交流,对方心脏跳动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到,从他的呼吸声中,感觉得到他和我一样,心情同样是紧张的。那个时候真的有不少的“假如……”在心里出现,最担心的就是“山茶花会陪伴着妈妈”。正在等候和思绪之中,听到了“咚、咚、咚”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地向我们走来,此时的注意力更是高度集中,绝不放弃任何一种可疑的声音和动静。不一会听到了连长在呼唤我们的名字,是他来为我们解除了“警报”。待一切平静后,他说出了事情发生的过程。副连长杨宗云在待机阵地听到了响声,副指导员高学礼在发射阵地看到待机阵地有动静,而团政治处的王正刚正好与他们的位置形成一个三角形,不知是谁先打响了第一枪,才引起了一场不少的误会,所幸的是没有发生什么不良后果。


[ALIGN=CENTER][B]九 最晦气的指挥所[/B][/ALIGN]

    二月二十一日,由于战场情况的变化,我们火箭炮营也真正的向国境前移。十连的阵地在山腰火车站旁的铁路边上,十一连和我们连则在山腰火车站背后的山头上选择发射阵地。当天的气温估计在摄氏三十度以上,感觉非常热,也很沉闷。当我们到达后,没来得及喘口气、喝口水就立即进行火炮阵地的占领、构筑工事、掩体、弹药站、救护站。因为越南就在我们的脚底下,防炮击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措施。由于阵地太暴露,加上山头面积难以展开十二门火炮,至17时左右,经上级批准我连又撤离至:离十一连大约200m的一块比较平坦的山脚下。

    在我连选择的发射阵地旁有一个天然的石灰容岩溶洞,可容纳100人左右。战争开始时,火车站的职工、家属也全部转移到洞里。我们到达时还有部分民兵在那里守护,为我们提供一些生活上的保障。火炮全部占领阵地完毕时,也近黄昏了,天色逐渐暗淡下来,连长选择好指挥位置后,和通信员一起及时进行指挥站的构筑。在昏暗的夜色里,我们仅仅是凭一种感觉和微弱光亮构筑掩体。挖了一个近50cm深的土坑,将旁边已干枯的矛草填到坑里,就成了我们三人夜里休息的地方。由于雨淋、风吹、日晒,加之多年来未有人去利用,长时间形成一种有腐质性的荧光体在漆黑的夜里发出幽森的荧光,看上去是阴惨惨的。到不是因为荧光可怕,而是我们所处的环境与荧光有一种恐怖的感觉……待一切完毕后,连长、通信员和我三人身穿雨衣,靠在坑里就休息了。

    清晨,当我们醒来时,阵地上还没有任何动静,前方隆隆的炮声依然不断。欢快的小鸟也在迎接新一天的到来,始终在尽情地歌唱。分不清是越南飞来的还是久住中国的;也不知它们的声音是越南腔还是中国调;更不知它们是吃越南米还是吃中国粮,连长和通信员脱下雨衣就去检查部队的情况,而当我看到头天晚上我们新构筑的指挥站,就象我们南方土葬死人的坑一样,长约2m,宽不过80cm,深约50cm。看到这样的“指挥站”真让我透心凉,凉得心发慌、脑发胀。连长是北方人,不一定了解南方人埋葬死人的情况,通信员小林年纪尚轻,也不一定懂得葬死的规矩,我倒是见得多了。为什么我们三人竟然会在这样一个非常不吉利的坑里住了一个晚上,难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是我们三人要发生不可预测的事情吗?这可是在战场上而不是平时,忧思的情绪搞得我心烦意乱。此时,只见一只约30cm长的松鼠从我们的“指挥所”旁边跑过,心里更加恐慌、唯恐这就是鬼怪故事中的“魂魄”,来索要我们活命的小鬼。心里一急也就什么都不管了。如果说你是来要我命的,到不如我先要了你的命。我顺手就拿了一把小铁锹,追着它就跑。追了大约三十米,它慌不择路地跑进一个步兵挖的猫耳洞里,我急忙跑过去挥舞铁锹将它打死了。在洞里,几乎将它剁成肉酱,才了结了心头之恨。

    作为我来讲,历来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什么鬼神,但在那样特殊的环境里,一种求生存、求平安的欲望,还是会使人产生某些离奇的想法。这就是现实,理智、幻想让人琢磨不透的地方。是巧合、是迷信,还是其它的什么?为什么三个血气方刚的硬汉会同时住在一个相似于葬死人的土坑里?吃了早点后,我和通信员一起重新把这个让人晦气的“指挥所”修整了一番,使它改变模样。期望它能给我们带来点好的运气。

   此后,我们三人没有受到任何伤害顺利回到了家乡。



[ALIGN=CENTER][B]十、方向盘、指北针及夜间标灯[/B][/ALIGN]

    以我当兵的第二年起,在连长王计福(那时他还是副连长)的耐心指导下,我就已经能熟练掌握用于赋予火炮射击方向的方向盘。它同属于地方用的经伟仪,都是用于方位测量的器材。但方向盘的精度更高,因为它是将地球分为6000密位,而经纬仪只将地球分为360度。在与标杆配套使用时,又可以测出距离,所有这些内容都是炮阵地不可缺少的。如火炮占领阵地后,要等上用方向盘测出阵地附近所有的物体(如码头、大树、独立房子等地图上有标识的),一般要测出三个方位,根据所测方位读数,在地图上确立火炮发射阵地的坐标,并迅速将坐标报告观察所,然后根据观察所下达的基本射向,在火炮的左后方或右后方(能通视全连火炮的位置)架设方向盘赋予火炮的射向。如果以一炮为基准炮(一般都是以一炮为基准炮),要精确测出另外五门炮各离一炮的距离、高差、纵深各是多少,再由炮长计算出修正量,以确保火炮的射击精度。正因为方向盘的作用极大,在整个战斗过程中,我们都视它为宝贝,象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保护它、爱护它、珍惜它。作为炮兵来讲,战斗中一个战士牺牲了,对一个连队战斗力的影响可能不是很大,例如损坏了一个方向盘,那么一个连队的火炮就要彻底瘫痪。所以,不管部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都必须要做到人与方向盘始终不能分离。

    实际上在我们部队里,有许多的东西都是出人预料的,有的只是我们没有接触或接触不到罢了。如四大发明的指南针,在部队就叫指北针,它相似于方向盘上的某些功能 ,也是将地球分为6000密位(同时,我们用的半园尺,计算盘都以6000密位为计算单位)。部队使用的纵、横坐标的代码也同我们在学校学的代码是相反的。指北针一般属于个人或小分队携带,主要有判定方位、测量坡度,确定站立点等功能。我们在八寨集结时,我去单械股修理一个指北针,到镇医院口遇到该医院的院长,虽然他是五十年代的老兵,因为他在部队的日子里从来没有接触过指北针,所以他看了我的指北针后都觉得很稀奇。

    说到夜间标灯的问题,可是炮兵千万不能小看的,一个小小的标灯。因为火炮占领阵地,完成火炮赋予射向后,炮长让瞄准手测出一个基本瞄准点和预备瞄准点。在夜间射击时,每门炮都有一个夜间瞄准镜(可能是这样叫法,时间长了记不太清楚),全连统一使用一个夜间瞄准点。一般就是使用标灯,只是在标灯上有一条非常明显的标志。在三家寨阵地时,我主要负责每天晚上天黑时开标灯。由于受地形限制,我们的标灯的位置在炮阵地200m以外的一个斜坡上。坡度大于70度。且杂草丛生、常年流水。非脚手并用不可。等下来时,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跌倒,甚至丛半坡滚到沟床。但我每天都必须要做好开、关标灯的工作,一直坚持到撤出三家寨的阵地。。


[ALIGN=CENTER][B]十一、压缩饼干、净水片和苏联面粉[/B][/ALIGN]

    在现在的生活条件下,我们偶尔吃一块压缩饼干可能会觉得稀奇,其实味道也不错。在战场上我们的感受就不大一样了。电影《上甘岭》吃饼干的镜头,那绝非是虚构的,是战斗中军人会常常遇到的事情。大家知道,一九七九年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比较弱的,物资基础差,军用物资的保障及供给就有较大的困难,很难吃到新鲜蔬菜、肉类的。连携带的干粮都是按三类的配发,主要就是“761”压缩饼干。在战争期间又临时供应一种干粮,记不得叫什么牌子的。是当时昆明军区新研制的,它不象“761”那样硬,颜色也比“761”稍黄一点,携带时稍不注意就会压碎、口感也好象不如“761”,据说它所含的维生素及其它元素要比“761”好得多,吃起来没有水是非常难咽下去的。以那次战争结束后就再也没有见到那种压缩干粮了。

     其实,在战争中,我们炮兵不管怎样说都要比步兵和炮兵侦察兵好得多,光从饮食来看,不管战斗怎样激烈,我们炮阵地毕竟是在步兵的后面,每日三餐基本能保证,最多有时在运动中可能会吃不上一顿、二顿的热饭。步兵比起我们来真的是又辛苦又危险。这就是军种之间不可争议的事实和差别。

    说到净水片,它是一种白色的药片,相当于维生素大小的颗粒。可能多数人都不知道。我们也只是在一九七九年的战争中接触过。战前每人发了一瓶,大约是100颗。放到水里不到一分钟就会全部溶解于水中,并且看不出有其他的什么成份,凭肉眼看水质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在当时是作为一种特效的药品供给每个参战人员。据说它的作用就是在短时间内杀死不利于人体的有害物质、净化水质。反正在开水无法保证时,我们就是利用它来净化水质的。战后听出国的战友讲,好象这种净水片的作用还是有一些好处。他们到了越南,在条件非常艰苦和环境相对恶劣的情况下,只要见到水,就灌满背壶(0.9kg),放入净水片,喝过以后也没有什么危害。还有战友讲:在前方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一件事,我们的战士在下游取水时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当往上游前进时却发现越军尸体泡在水里。但水还是喝了,也没有什么反应,也许就是净水片的作用吧!这样的事情听起来里有点玄乎,但战场上也是有可能出现的。

    在战场上能吃上前苏联的面粉,那可是一件比较新鲜的事情。特别是我们北方籍的战士,对面粉更加是情有独钟。三月二日那天下午,我连在阵地上就是用从越南那里缴获来的前苏联的面粉做了一顿可口的面块,大家都吃得眉开眼笑,肚儿滚圆。说真的那面粉的质量是相当不错的,比国产的要好得多,做出的面块湿润润的,口感也比较好。可能是小麦在前苏联生长期长的原因。其实在缴获的物品中,还有我国援助越南抗美斗争时的大米,麻袋上“中国大米”四个字不清晰可见。其它的军用物资就更不用说了。

    这就是小人和背信弃义者的可耻下场。


[ALIGN=CENTER][B]十二、战场上的亲人[/B][/ALIGN]

    在我的直系亲属中,共有十三人参加过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前参加的有三位,其中我叔叔和我姑爹是参加了辽沈战役以后,又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以六十年代算起,在四十师当兵的有三人。分别在118团、120团和炮兵团服兵役。时至现在,昔日的光环尽管也发生了某些变化,人的观念和所处的环境各有些不同,但十三位亲人对军队的建设是分别做出了贡献。虽然兵种及所属部队不一样,但都在书写共和国军队建设的历史。

    到一九七九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我家共有四位亲人参加了那次战争。我弟弟和我叔叔在原昆明军区二十二分部汽车团、我姐夫在十四军四十二师后勤部运输连,他们三位都是驾驶兵,主要从事兵员、弹药、战备物资的前运和伤员的后送工作。唯独只有我是在真正的野战部队的战炮分队,直接参加消灭敌人、打击敌人的战斗。但其实他们在战场上也是相当辛苦的,就如我弟弟所说的,他们也是经常行走在中国、越南;边疆、内地;阎王殿、人间的人。有时前方物资缺乏时,十天中要连续十多个小时的急行军,以保证把物资送到需要的地方。饿了,吃点干粮;困了,就用辣椒来刺激,或者用山泉水冲冲头清醒清醒。特别是后送伤员时难度更大,既要行车保证速度,又要尽量使车体平稳,减少伤员的痛苦。可想而知,在那崎岖的公路和临时便道上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有高超的驾驶技术做保证。

    那个时候通信不发达,虽然同在一个战场,却一个不知一个的情况,不象现在、手机一掏,号码一按就能准确了解对方的情况。要说幸运,我和我姐夫才是幸运的。记得是三月九号那天,我们已撤离战区,来到了大南溪的老将田,为防止越军的垂死挣扎,在副营长钱家寿的率领下去观测发射阵地,以保证后续部队撤离的安全。当我们刚确定好阵地时,就见我姐开着他的“解放牌”从河口运输物资到桥头。当我们四目相视时,那个惊讶却是无法形容的,怎么也不会想到能在战场上见到亲人。因为他年纪比我大,军龄比我长,当然交谈的话语里就只有他关心我的了。说实在的,那个时候我真想哭,真正的想嚎啕大哭,用哭声来见证亲人相见的真情,用眼泪来唤起对亲人的思念。因为都在执行战斗任务,见面不到十分钟就分别了,临别前,我饱含泪水对他说“姐夫要保重”。直到晚上他从桥头返回我们驻地时,我们又在一起待了半个小时,并在我们驻地吃了点面条又匆匆的赶往前方。

    在那场战争中,我家四位亲人都荣立了战功,为军旗添了光彩,为家庭增了荣耀。


[ALIGN=CENTER][B]十三、黄昏时撤出战区[/B][/ALIGN]

    按照邓小平“一是有限的;二是不长期的;三是不扩大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原则,新华社奉行我国政府的命令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五日发表了我边防部队开始全部撤回我国境内的声明。中国政府重申:我们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绝不允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我们正告越南当局,在中国边防部队撤出之后,不得再对中国边境地区进行任何武装挑衅和入侵活动。我国政府还郑重声明,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我方保留自卫还出的权利。历时十六天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将成为一段历史,这就是中越边境血与火的历史,是中国军人鲜血与生命书写的历史,是所有参战军人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

    那天下午在战场上收听到中国政府的声明后,全连没有表现出特别激动的行为。从我个人的感情和此次参战的观点来看,还觉得有点遗憾。遗憾的是来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而没有真正到越南,没有亲自看到越南军人在战场被我火箭炮弹撕成碎块,炸成肉酱……。因为至二月二十二日以后,奉命曾三次派人去观测阵地,但每次都是上午看好阵地,下午又通知不转移。其原因就是出境部队作战比较顺利,再则就是火箭炮在那种地形上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威力,故火箭炮就一直没有出国,直到撤出战区。

    记得是三月八日(农历二月初十)那天,我连在吃了晚饭后,收拾好一切物资,当天色逐渐暗淡时,就撤出了山腰火车站的阵地,在朦胧的夜色下沿着崎岖的公路(有的是临战前才挖通的),在极不平坦的公路上,加之是车队行军,车速是比较慢的。一路上,在兴奋之余还有浓浓的忧伤。车队行进至烈士坟茔时,心情是极为沉痛的,在昏暗的月光下,看到路旁安葬烈士的小山是那样的悲伤,是那样的凄凉。那随风摇动的树影,仿佛是烈士们在向我们招手,那刷刷的树叶声就象烈士在如泣如诉的呼唤“妈妈,我要回家”!“战友,请不要把我丢下”!战友,我怎么忍心把你丢下、怎么忍心你弧苦怜丁一个人留下,怎么忍心看到你躺在那冰凉的地下……都是战争夺去了你手轻的生命,让你再也看不到你那仁慈的妈妈,看不到正义之师的胜利……!在那一段路上,没有交谈,没有声响,我相信连队所有人员都不会忘记我们的战友——黄仲平(也是全营唯一牺牲的一个战友。二00五年四月我们在昆明聚会时,当年的营长陈华兴还向我提出要去烈士陵园看看)。凄凉的夜晚,山风抽打在我的脸颊,无言中,默默祈祷苍天“保佑好我的战友,请不要让他再受任何伤害。”当感觉嘴里有一点咸味时,已经是泪流不止……

    下半夜,在漆黑的夜里,车队已靠公路边停下,连长指示:“按上级要求,就地宿营”。说“宿营”也仅仅是一种环境的术语。在那荒天野地的路边有什么营可以宿呢?因远离战区,大家的精神都是放松的,有的在草上;睡有的在车旁睡,我们在前后两辆车的中间睡。把吊床一头栓在后车的头上,把毛毯的一头防在吊床上,躺下后把另一半盖在身上就睡了,还睡得很舒服。第二天天朦艨亮时,过路民工的声音才把我们吵醒,睁眼一看,是十足的狼狈像,毛毯已几乎掉在地上,怪不得女民工会“嗤嗤的笑声。

    吃了早点,我问连长“这是什么地方?”连长告诉我“这是叫老将田,大概离南溪不远。”其实我们不仅离南溪不远,离越南的边界也近。在车队的右边看到的大山就是越南的。为防止越南不甘心失败的挣扎,根据上级命令,在副营长钱家寿的带领下还在离宿营地不远的地方选择发射地。当然最后也没有使用上,并在那里安营扎寨,至三月十三日才离开。


[ALIGN=CENTER][B]十四、在凯旋而归的路上[/B][/ALIGN]

    一九七九年三月十三日,我连和其他部队一样,在真正完成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任务后,顺利地撤出战区。

    凌晨,天气很好。凉丝丝的山风还是有点寒冷的感觉,满天的星星也露出了微笑。在连长“出发”的指令声中,发动机引擎发出了欢快的声音,载着我们走向了回家的路上。那时才深有感触地体会到“回家的感觉真好!”是的回家的感觉,归心似箭,是胜利者的姿态,是正义之师的归宿。在漫长的路上,我们已经没有了寂寞,虽然没有忘记长眠于边疆的战友,我们也要寻求另外的生活,那就是远离战争,寻求平安。当经过街道、村庄时,人们的热情依然,和欢送我们上前方一样。

    回来了,我们回来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看山,山是那样的绿;看水,水是那样的清。一切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让人惬意和留恋。当我们行进快到张关时, 我远见路边有三个熟悉的老人,赶快叫驾驶员肖德成(四川人和我同年入伍),慢慢向老人靠近停车。下车后,两个奶奶一个拉着我的一支手, 那样的温暖,那样的温柔。我眼含泪花,甜甜的叫了一声“奶奶”。我真是激动万分,连叫出“奶奶”的声音好象有一种抽泣的感觉。那时刻流出的泪才叫喜悦的泪、幸福的泪。她们就象我的亲奶奶一样扶摸我的双手,不停地说着“回来了、回来了,总算是回来了,真是老天保佑,平安无事了……”。还不断地问,受危险没有?受伤没有?连睡觉、吃饭的情况都要问。我真的好激动,她们虽然只是街坊的奶奶,此时此刻我感受的却是亲人的关爱。因部队在行军,和奶奶交谈大约不到十分钟,直到我要上车,奶奶才放开了我的双手,并对奶奶说:“奶奶我走了,你们要保重”!简直有点泣不成声的样子。

    因为我改乘的车油泵有点毛病,那天天气又热,一路上都要用湿毛巾擦着油泵,所以速度就要慢。过张关县城时,欢迎的群众很多,路的两边站满了人群,我们真的受到了“正义之师、凯旋而归”的待遇。在众多的人群里,我尽量做到不放弃所能见到的每一个人,真的希望女朋友在车队伍里出现,并将二月二十一日丢失塑料圈的事情告知她,请她原谅。但一切并未如愿,而遗憾的离开了张关县城。到了古木(文山县的一个镇,离文山10公里)我叫罗安明(贵州人和我同年入伍)守车,我和肖德成一起用最快的速度跑到我亲婶婶家,不一会我伯母、姑妈、嫂嫂及弟妹们就都来到了。加上邻居可能有三十人之多,都来看我这个从越南打仗,且没有受任何伤残的军人,特别是我那小脚的姑妈,又拉起我的手问长问短,说这说那,把我又整得热泪盈眶的。大约十五分钟后就离开了婶婶家,姑妈一直把我送到公路边,泪眼婆婆的把我送走。

     当我们赶到砚山时,欢迎的队伍已经开始回撤了,县城里的高音喇叭一直在播放《桂花开放幸福来》、《看见您们格外亲》等歌曲。听先到的战友讲,在欢迎的队伍里有糖果、鸡蛋、鲜花、鞋垫等物品,可惜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因战争中火箭炮兵是归属师炮兵群指挥,还沾了师直的光,给予火箭炮住县城的机会。刚到的那几天,县城里简直比过年还热闹,只要队伍一到,耍龙、舞狮、跳舞、欢迎的队伍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其原因不外乎那阵子农村没有实行资产责任制,企业没有改制,人们的群体意识和积极性相当的高,只要领导一号召,什么事情都好办。喇叭里每天都在播放歌唱毛主席、解放军的歌曲、人民群众真象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参战回来的解放军、民兵、和民工。我连住地——东爪村(离县城1.5km)的群众给我们送来鸡蛋、猪肉、鲜豆腐、蔬菜等食品。住地年青的姑娘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为战士们洗衣服、洗被子……。那种世风真让人怀念,可惜,有可能是一去不会复返的历史了。


[ALIGN=CENTER][B]十五、清理战友的遗物[/B][/ALIGN]

    部队住下的一切工作基本稳定之后,论功、评奖、等工作逐步开展起来,我的另外一项工作则是清理好战友黄仲平烈士的遗物。

    战友黄仲平牺牲时,遗物就已经交给政治处保管。如果不是我去清理他的遗物,那么对烈士的思想境界可能一无所知。那天,我借了房东家的自行车到团政治处(郊址城离县城3km,不是麻栗坡那个交址城)。先核实了他的基本情况,然后清点他的遗物,将他仅有的一床毛毯、腰带、鞋子等物品一一登记在册。最难忘的是他的遗书,落款日期记得是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九日。16k白纸写得满满两页。现在想起这事,可能是冥冥中的预兆还是其它什么说不清楚的原因。那个年头,我们一些老兵,大多都不想写什么遗书,而他一个刚入伍的新兵怎么就会写起遗书呢?而且交待得非常具体,其大意是(时间长了,那时又没有摘抄或记笔记,只能是记忆了)的第一部分是:来到部队的情况及参战两天的经过。第二部分是他个人物品的清单。第三部分:如果他牺牲了,通知家中老人并带一部分物品安慰家中老人,其大意是这样的:“我的东西就是以上列举的几样,如果我牺牲了请爸爸、妈妈按清单查收,假如有什么出入,也不要到部队来麻烦首长,先向地方武装部询问,通过武装部采取组织措施向我所在部队交涉……”。第四部分是告慰亲人方面的话,大意是这样的:“爸爸、妈妈,假如我牺牲了,您们不要太悲伤,一定要坚强,特别是叫奶奶更加要注意身本。我牺牲了,但还有弟弟,虽然不是嫡亲,毕竟是一奶同胞的弟兄,还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因为我是为打击越冠而牺牲的,我的牺牲是光荣的……”。

    战友黄仲平烈士的鲜血凝固在遗书上,我当时手遗书,慢慢的打开....但所写的字迹还是比较清晰,所以有些感人之处,还记忆犹新。以他的遗书来看,我认为其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能够明确认识到参战的意义,虽然文字平常,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充分体现了一个热血青年、一个参战军人的志气。特别是交待个人物品那一部分,首先想到的是组织观念,个人物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组织纪律。而对奶奶、父母的要求说明了他是有孝心的,对老人尊敬的,可惜他18岁的人生成了永远。看到他所举的及他个人的物品,即使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也不可能不为之感动。

    事后我才听他的前任班长说,二月十七日进入战斗状态以来,只要没有什么任务,他总是一个人坐在一个地方在写,当时也不知道在写什么,谁知竟变成了一封血淋淋的遗书。一封血淋淋的遗书,是军中儿男的证明,牢挂了不少人的心,至今对他的模样已经模糊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身高在1.65m左右,圆圆的脸庞上具有广西人的特征。在心里让我们永远记住:我连在那场战争牺牲的烈士——我们的好战友——黄仲平。

    前几天与远在河北的连长通电话时,还特意提到远离我们28年的他。


[B][ALIGN=CENTER]十六、思想政治工作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ALIGN][/B]

    1927年9月,毛泽东曾在“三湾改编”时就鲜明地确立了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做到班有小组,连有支部,营以上要有党委,连队有党代表,以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组织形式上尊定了党在革命军队的中的地位和基础。就是这样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人民军队,几十年来,忠诚地执行党的命令,忠实于党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牺牲,前赴后继,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思想政治工作依然是我军取得胜利的法宝。在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期间军委及军区的有关领导都到我所在的队伍视察工作,以鼓舞士气、提高部队战斗力。不管是战前,战中不是战后都有力地保证了部队的建设,起到了稳定部队、提高士气,同仇敌忾、保卫边疆、消灭敌人,杀敌立功的作用。

    以在陆良县接受作战任务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就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在具体的工作中按上级的要求,结合本连的实际积极深入地开展,组成以连队政治指导员为中心,各级干部为重点,各班班长为骨干的工作队伍,采取摸清思想,抓住重点,体贴士兵,察颜观色的方法开展工作以确保每一项战斗任务的顺利完成。在体贴、关怀、尊重、自爱的气氛中营造良好的政治风气。

    其实,思想政治工作是形式多样,内容不一的耐心细致的工作,她既没有固定的形式,也不需要固定的场所,有时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易的动作往往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部队在八寨集结期间,新来的炮技师接替了我提升为技师的可能,连长王计福见新技师的到来,我升为技师就没有希望了,怕我思想上有其他想法……但他却什么都不说,叫我背上方向盘,带上作业器材跟着他到驻地附近去练习确定站立点(就是在地图上确定所在位置的坐标及过程)……我当然清楚他的用意。在近30年的时间里,我们从来提到过去的这件事,但双方心里都是明白的,我没有当上技师,就当时的条件及他对我的企盼来讲确实是一件遗憾的事。战争结束后,我也被提升为排长,并在一起共事多年后我们才分开。

    在战场上则需要大力宣传好人好事来激发部队的热情,以确保旺盛的斗志,条件越是艰苦越是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在二月二十一日转移阵地,接连出现伤亡后,部队的情绪是有一些波动。在这种时刻,连队党支部团支部积极研究工作,除开展必要的教育活动外,积极发展党、团员,使组织活动充满新鲜的血液。在二月二十四日那天,经支部大会决定,吸收了瞿元松、韦兴亮、祝全林、郭浩然、夏兴友、范荣伟为中共预备党员;三月三日经团支部大会决定柴维富,农月基为共青团员。经过一系列组织活动的开展,确保连队人员思想的稳定,对作战任务的完成取到了很大的作用。乃至在战后的评功、评奖活动中,由于思想工作做得扎实,基础又比较牢靠,加之评选工作比较客观、公正,透明度高,虽然个别同志有一些想法,并没有引起不良反应,对整个连队工作没有负面影响,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全文完)
 

                                                        二00六年十二月二日
                                                            于文山州砚山

[/SIZE]




[COLOR=blue][SIZE=3]
    编后:
    此帖为作者原《南疆七九 我的经历 》上、下合编。在保留其中一个原帖的基础上,删除了另一个主帖。
    请作者及大家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建议。[/SIZE][/COLOR]



[HR][img]../images/disp.gif[/IMG][COLOR=#C0C0C0]我声明该帖为原创,如有任何版权争议,我愿为此承担责任。[/COLOR]
1楼
     ytr9b7大哥:您好!我想这应是您的亲身经历,我急切地盼望您能尽快把剩下的写出来。
     另外,我这里有一篇原31师的一位前辈写的文章:“到了11份,昆明军区组织14军41师在陆良县进行加强步兵师进攻战斗演习,我们步校(指昆明步校)的全体学员全程跟踪观摩。整整三天三夜。我们回校,演习的部队,晓宿夜行,直接开往中越边境。开战进入调兵遣将的实际准备阶段。”
     我想请教您一下:那次演习后是不是41师和你们一起直接去了前线?
     谢谢!!
2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钢铁长城[/u]发表的内容:[/b]

     ytr9b7大哥:您好!我想这应是您的亲身经历,我急切地盼望您能尽快把剩下的写出来。
     另外,我这里有一篇原31师的一位前辈写的文章:“到了11份,昆明军区组织14军41师在陆良县...[/QUOTE]
慢慢的你会看到,现在朋友正在帮助我发帖。感谢你的关注!
3楼
在八寨集结、驻训的日子里,浓浓的战火硝烟也充分激发了干部、战士的爱国热情,部队工作没有丝毫的松懈。

[B]第一,战前动员如火如荼,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荣辱观教育深入人心[/B]。以越南驱赶华侨在边疆武装挑衅的事实教育部队,让所有参战人员明白部队到达边疆的目的和意义;[B]第二,军事训练热情空前高涨。[/B]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白天、夜间火箭炮实战训练,军事素质得到全面提高;[B]第三,按作战要求,调整了各级军、政领导,[/B]原营部教导员张汉国转业,由我连政治指导员胡金昌任教导员,连长钱家寿任副营长。副连长王计福接替连长职务,政治指导员由原十连副指导员陈光吉当任。……;[B]第四,全面足额下发各项战备物资[/B],诸如钢盔、防毒面具、防刺鞋、净水片、急救包等;[B]第五,兵员作了满员补充[/B]。刚入伍的新战士和其它部队抽调的战斗骨干逐步到位。十二月二十一日从广西入伍的新战士黄仲平、蒙子惠、梁文彩以及从其他部队抽调的战斗骨干兹澄清、迟国富(山东人)、程伟(浙江人)等人来到了连队;[B]第六,加强对越军战场喊话训练。[/B]“低挑堆(跟我走)、空得动(不要动)、诺松空叶(举起手来),宗堆宽宏独边(我们优待俘虏);[B]第七,由上级卫生部门抓好各项防疫工作[/B],如防破伤风、疟疾、伤寒、痢疾、肝炎等疫苗注射,以保证非战斗减员和提高干部战士的身体素质;[B]第八,特别重要的是对武器、弹药的保养、保管和临战状态的全面检查。[/B]山西太原火箭炮生产厂家的工程师风尘仆仆、千里迢迢来到驻地逐一对火箭炮的各个部位和行军状态、战斗状态进行细致的检查,发现有问题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由我对所属分队的轻武器(手枪、步枪、冲锋枪、40火箭筒)再次进行讲解,以保证各种武器处于良好的战斗状态。
   
    总之,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战争的需要来进行。
4楼
二、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
    文山川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全国地图上所辖八县均有标识。全州八县与越南接壤的就有马关、麻栗坡、富宁3个县。总面积31456k㎡,共居住有民族11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以上,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2%以上,贫穷落后是它的基本特征,按现在的说法,全州八个县均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县,是真正的“老、少、边、穷”地区。但是,尽管她贫穷、落后、物资基础差,对人民解放军的到来仍然伸出热情洋溢的双手,帮助部队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当我们到达砚山时,真正体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怀备至,所需蔬菜是新鲜的,粮食是上等的。食油、肉类和其它食品是最好的。不但在物资上满足部队的需要,在精神生活上还派出县文工团为我们进行专场演出。给部队送鸡蛋、肉类等食品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记得在砚山时,我的裤子破了一个洞,到集体所有制的缝纫社(当时的经济体制所固有的形式)去补,工人师傅马上放下其它的活计,及时帮我修补,并不要我的半分钱。为这事我还被指导员批评了一顿。当我们车队在路上行驶时,地方车辆主动靠边停下让我们先行。如果我们的车辆出毛病,地方师傅会马上停下来帮助修理。1978年12月18日凌晨,我们车队进入马关县城时,工人们正在填补道路。一路行军中,部队所途径的村庄、街道,不管夜有多深,两旁总是站满人群,如果需要什么东西或需要他们的帮助,他们会以极快的速度乐意帮助解决,并不会向你索要任何报酬。当你向他表示谢意时,他会诚挚地对你说“祝你们凯旋而归”。朴素、热情、坦荡就是他们最好的写照。我在绿差塘时,房东大娘知道我喜欢吃乔麦粑粑,每天中午都要为我做一个。不管是谁家杀过年猪,大人、小孩都要来叫我们去吃“杀猪饭”,如果不去,他会不高兴,认为你看不起他。纯朴的民风缩短了军与民的距离,至今回忆起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深有体会地感到,什么是真正的鱼水情,什么是“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伟大意义。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ytr9b7[/u]发表的内容:[/b]

在八寨集结、驻训的日子里,浓浓的战火硝烟也充分激发了干部、战士的爱国热情,部队工作没有丝毫的松懈。

第一,战前动员如火如荼,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荣辱观教育深入人心。以越南驱赶华侨在边疆武装挑...[/QUOTE]
我以前听说79年的自卫还击战,我军没有装备钢盔,现在看见这篇文章里说有配备,请教一下,七九年我军到底有没有钢盔?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