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忆(之二)

楼主
往事回忆(之二)
 一个通讯兵眼里看到的14军步兵战友,战前训练伙食标准每人每天7角3分(包括柴米油烟),后调高到9角1分,参加突击队的步兵战友,为了增加体力每人可多加一个菜,其实就多几片半肥不瘦的肥肉片,他们太苦了.也许这就是人生最后一餐.战前战友大多抽3角4分的不带嘴的"春城"牌,以后来轮战的部队因85年全国物价大涨,伙食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天6元.
    4月27日下午,知道了步兵战友要打穿插,天一黑,也通知我们打背包待命,以对应战局变化,晚上一夜无眠,我们都坐在背包上,心里默默念叨战友们穿插顺利,诅咒在该死的雨天,关键时候为什么给他们那么多磨难,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们的心已被他们带走,魂也追随而去,28日清晨,总攻打响,心里保佑战友们进展顺利,又想不知道多少战友倒下,一整天在焦燥不安中,矛盾中.大脑一片混沌度过.本来有写日记的习惯,因怕泄密,前指要求我们把日记本,钢笔之类带文字的东西都上交,集中保管,领章上有部队番号姓名也上交,电台车牌号卸下,字迹被油漆喷掉,没有人知道我们来自哪里,是什么部队,不然应该把那天的心里历程写下,现在只是一点点朦胧的回忆.
    傍晚得知主峰拿下,出了帐篷眺望老山主峰方向,上空的云是红的,血红血红的,老山已回到祖国怀抱,可我们那些鲜活的步兵战友又到那里去了?一次在电台里无意收听到一个被俘的副指导员的讲话,是越军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广播,第一句是"这次战争给中越两国军民造成重大伤亡...."之类的话,听了两句,怕指挥员发现,马上换频,不敢再听,一个副指导员被俘,那天大家心情很沉重,我想是在穿插中迷路中了越军埋伏,现在才知道叫汪斌,一次通报中一名通讯兵,骑三轮摩托车送信,不识路,问一名"老乡","老乡"指了一个方向,通讯兵再也没有回来,在山沟中找到了摩托车,也是中了越军特工埋伏,"老乡"也越军特工化装的.只要不是有意投敌,集体被俘,不必把这事看的太重,我们优待敌军的俘虏,为什么不能优待自己被俘的人员?
1楼
看到战友们的回忆,老兵感想也很多,一排长在文章的最后提到“只要不是有意投敌,集体被俘,不必把这事看的太重。”这话很对,只要参过战的人都能理解,你是个上过战场的老兵。我的一个战友也是我的同乡,他是79年兑换战俘换回来的,他退伍后的遭遇也很难。我们是76年12月入伍的,部队习惯叫77年的兵,79年1月28日,也就是除夕的下午,乘上了南下的军列,这就是济南军区支援广西、云南前线的老兵的其中一批,他分到了昆明军区,2月17日他们从河口出的国境线。他在老部队是个炮兵,到云南在补训团7天就分的了连队,他成了架线的有线通信兵。后来他们集体被俘,兑换战俘换时换回。在79年底他复员回乡。我的家乡是革命的老根据地,有着光荣的传统,今在县烈士陵园里安葬的烈士就有4000多人。我的战友回乡后,在家务农,人们的歧视、白眼,就当时上学的儿童都在他身后说那个“俘虏兵”,他原来的未婚妻分手了,等他成家时他都快40岁了,还是个二婚的媳妇带着个娃。直到今天他的生活也只能在过的去的水平上,这公平吗?他参战时负伤流血、越军的折磨......为什么不被人们理解?是的只有战友理解、只有到过前线、参加过战斗的人们的理解才更深。
2楼
向79年参战的老兵敬礼!
79年,我在上初中,学校来过参加自卫还击战的英模来校做报告,正是你们这一代老兵的事迹激励了我们这一代!
请转告那位战友,尽自己可能生活好每一天!!!他是为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不是为自己利益被俘,应该被尊敬!!!
3楼
向战友们致敬。
4楼
感慨万千!
5楼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