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门派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990
  • 财富88858800000000
  • 积分21300853575
  • 经验110646
  • 文章14583
  • 注册2004-02-07
[QUOTE][b]下面引用由[@潜伏哨][URL=a.asp?b=140&id=698264]发表的内容[/URL]:[/b]

4.28是收复老山纪念日,凤凰网首页的顶部推出对老山主攻营营长臧雷的专访:《百战归来忆沙场---收复老山作战30周年纪念特刊》。望战友们关注![/QUOTE]
[P][/P][P]对话臧雷_历史收复老山作战30周年纪念特刊_历史频道_凤凰网[/P][P]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special/duihuazanglei/#pageTop[/P][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本文系凤凰网历史频道对话老山主攻营营长臧雷文字实录,[/B][B]采访、整理:唐智诚[/B][/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嘉宾简介:[/B][FACE=楷体_gb2312, 楷体]臧雷,1979年至1993年多次参加边疆保卫战,先后在实战中担任排长、指导员、营长、参谋长、副团长、团长。经历大小战斗60多次,两次负重伤。1984年,作为主攻营营长参加“428”收复老山作战。[/FAC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118团收复老山时得到一个炮兵团的支援[/B][/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凤凰历史[/B]:[FACE=楷体_gb2312, 楷体]在1979年的对越作战当中,步炮协同的战术还不是很成熟,还出现过我方炮兵误炸自己人的情况,那么到1984年老山收复作战的时候,我军的步炮协同战术就已经得到较大提高了。作为亲身经历收复老山作战的一员,您能跟我们谈谈当时的步炮协同的具体运用和实战效果吗?[/FAC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臧雷:[/B]说到步炮协同必须要讲进攻的概念,进攻就战术战役层面上讲实际上就是火力与运动的结合,火力与运动结合得越好、越巧妙,胜算就越大,反之就很难。你刚才提到我们有炮兵把炮弹打到步兵头上去这种情况,这个问题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一直存在,就是发达国家在军兵种协同上也可能出现类似的问题。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空军就把自己人打了,这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可以理解并不见得就可以容忍。[/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1979年作战时我军已经30年没有打仗了,新同志多,再加上我们部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都很穷,所以老一代的指挥员手里即使有炮都当宝贝,舍不得用,关键时刻才用,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错误的节约观念。另外,由于我们炮兵的发展历史比步兵短很多,所以我们在步炮协同的训练上,也是一个偏薄弱的环节。[/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1979年我们确实有步炮协同不好的地方,但1984年也有,只是1984年比1979年进了一大步。首先,从指挥员的角度来讲,年轻一代的指挥员,特别是营团级指挥员敢于用炮,并且善于用炮。他们很多都是从军事院校毕业,而且通过1978年的全军大比武,军事素质大大提高,在炮的使用上比1979年进了一大步。[/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其二,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必须要用炮兵。以老山地区为例,它的海拔最低点只有160多米,但主峰却有1422。2米,高差达1300米。在这样高差很大的地形作战,如果仅靠步军追击,或者单靠轻武器歼灭,这是有难度的,就要不失时机的用炮。另外亚热带山岳丛林地虽然便于隐蔽,但是视界不良,射击的条件不好。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大量的使用炮兵,用炮弹的爆炸力,用弹片去杀伤敌人,或者是扫清视界和射界。[/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在平面作战中,虽然最后解决战斗靠步兵,但是如果没有好的步炮协同,胜利是难以想象的。在具体的进攻作战或是防御作战当中,步兵和炮兵的协同要越熟练越好,越精细越好。任何一个炮种的炮弹爆炸时都会有个安全界,比如100毫米迫击炮弹爆炸时理论安全界是80米,也就是步兵必须在它炸点的80米以外才相对安全。但这里还有一个高差的问题,当我们在低处,敌人在高处时,我炮兵如果打得比较精确,就可以把80米的安全界缩短到60米、50米、40米甚至更近的地方,这就要看步炮协同的水平了。[/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所以,步炮协同的确是指挥员必须研究的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我们的火力就能发挥最大效应,伤亡就能减少到最小值,胜利也就会更大一些,像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惨胜就没有意义了。[/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1984年,我们一个步兵团作战可以得到一个整编炮兵团的直接火力加强,还可以得到上级火力的支援,火力很猛。我们的步兵是和122毫米口径以上的大口径火炮协同,它们属于队属炮兵。而60毫米、82毫米、100毫米的迫击炮,属于伴随火炮,它们伴随步兵进攻、冲击,这些在战术层面上的步炮协同,需要更加精确,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打到自己人,尤其是60迫击炮跟得很近。它的最近射区是80米,也就是说,它打出的炮弹,落在离炮阵地最近的地方是80米,那么跟进就很有条件了。如果步炮协同得好,就会把敌人打得稀里哗啦,步兵很快就上去了。[/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凤凰历史[/B]:[FACE=楷体_gb2312, 楷体]那在“428”进攻当天,您指挥时用的哪种迫击炮,怎么进行的步炮协同呢?[/FAC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臧雷:收复老山这天,我们团得到了一个炮兵团的直接支援。[/B]进攻前的火力急袭还不止一个炮兵团。我们对敌人的主阵地以及相关地域,进行了长达34分钟的火力准备,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炮轰”,其中火力急袭又夹带着直瞄射击,火力急袭就是遍地开花,对敌人的、阵地、雷场、指挥所、屯兵点等等实施歼灭性射击、破坏性射击。直瞄射击就是用长伸管的直瞄火炮,比如122毫米加农炮,130毫米加农炮,85毫米加农炮等等,对敌人的火力点、暗堡、副防御设施等等实施直接的摧毁式打击。[/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上级火力准备结束后,作为加强营,我有两个迫击炮连,我命令营属炮兵再次打击。因为我们离敌人近,看得比较清楚,把大炮没有打到的犄角旮旯再打一次,通常在一至三分钟。然后连队开始进攻,连队的伴随火炮包括60迫击炮、82无后坐力炮和40火箭筒,再次扫荡所有遇到的阻拦,比如敌人的火力点、机枪阵地。[/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我们觉得这个打法很好,如果敌人躲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一个炮弹过去就可以把他掀翻,视界也扫清了。所以我们在这个地区的作战,广泛地、频繁地,并且尽量精确地使用炮兵,这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越南俘虏感叹中方火力超过了当年侵越美军[/B][/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凤凰历史[/B]:[FACE=楷体_gb2312, 楷体]那您怎么做到更加精确的使用步炮协同呢?[/FAC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臧雷[/B]:这来源于我们战前的侦查成果。1981年9月至1982年10月,我接受了一个任务,就是到侦察连里当指导员,和连长一起带侦察兵进驻老山地区,对这个地区的敌人进行早期侦查。通过长时间细密的观察与记录,抵近侦察甚至抓俘虏审讯,我们大体掌握了敌人主要火力点和指挥所的位置,作战中对这些地方实施重点打击。[/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战后《解放军画报》发了一组从红军、八路军时代、抗美援朝,一直到79年作战、老山作战的图片,有人在给这组图片撰文的时候,有一句感慨:“这一代年轻指挥员真敢用炮啊。”我们用炮很酣畅,特别是1984年的7月12日这一天,敌人派了一个加强师反扑,想夺回老山。这时候我们的炮兵发挥了重大作用,多个团级以上的炮兵群参加作战。敌人的攻击部队还没发起进攻,队形就已经被打乱了,出现了巨大的伤亡。[/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我们在有的一线步兵甚至向上级指挥所呼叫,请求炮兵老大哥停止射击一会儿,把敌人放进来我们也打一打。当然,这也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普遍的现象是我们炮兵威力大、准头好,而且密集度很高。[B]据我们抓住的老一点的敌军俘虏说,他觉得我们在老山防御作战中,地面火力的打击,超过了当年的美军。[/B][/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为对付米武直只能准备牺牲单兵生命[/B][/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凤凰历史[/B]:[FACE=楷体_gb2312, 楷体]但有些文章里说,越军由于得到苏联援助,武器装备非常好,丛林作战时还设有狙击手,那咱们是如何应对的?[/FAC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臧雷[/B]:我觉得这个命题有问题。从系统的角度来讲,我们的武器是优于敌人的。敌军所有的武器大概有1/2左右是中国造的,是援越抗美时支援的,剩下的一半武器中,有法军、美军侵略越南时留下的,有苏联和其他国家给的,还有他们自己土造的。这样一个杂乱的武器系统,别的不说,保障就很困难,因为武器口径不一致,会给整个后勤弹药的分装、分运、分送带来困难。而且弹药也不足,人家当年留下的武器,不可能后来仍然不断送弹药,打一发少一发。再者,训练使用这些武器时,很难有统一的教范,就很不好训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敌人的武器装备劣于我们。[/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而从单件武器来看,他们确实有优于我们的武器。比如说苏制的米格-24雌鹿武装直升机,装备有24枚空对地火箭弹。说实在的,如果有一架这样的飞机打我的营,一次打击,我的营一半人恐怕就差不多了,24枚火箭弹啊。更可怕的是,我们所有步兵团装备的对空武器,包括老式的14.5毫米双联高射机枪,新式的12.7毫米高射机枪,都无法贯穿这种飞机的腹部装甲。[B]战前,我曾经因为这件事大伤脑筋,最后想出了对付它的一个很惨烈的办法。那就是用火箭筒兵,也就是单兵的生命换取米-24。[/B]因为我们发现,在老山这个作战地区有很大高差,直升机很有可能会从两山之间飞过去,这时我们的火箭筒手在山腰上就和它平行,就有可能可以打击它。但是火箭筒射击时后面要留出30米喷火距离,但我们战士要在山腰上,用大角度打击直升机,后面不可能有足够的喷火距离,所以他自己很可能因此伤亡,而且死的可能性比伤的可能性大,更何况这种飞机上还有侧射的机枪。但我们也只有这个办法。[/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x][FACE=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COLOR=rgb(43, 43, 43)][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至于狙击步枪我们也有。敌军装备的是苏制狙击步枪,我们装备的是国产79式狙击步枪。1984年每个连有两支,我们通常把它装备给特等射手。当时部队没有普遍使用狙击手这个概念,主要讲的是特等射手。在老山进攻作战的时候,有三个战士使用冲锋枪,每个人扣六次扳机就消灭了六个敌人,他们都是特等射手。尽管他们手中没有狙击步枪,但他们把冲锋枪的机关扳在了单发上,不打连发,只打单发。所以在丛林里,敌人虽然有狙击步枪,我们和他交手后,感觉他使用轻武器的精确度比我们差很多。对方可以在一个面上迅速组织较为准确的火力来阻止我们进攻或杀伤我们暴露的有生力量,但精准度远远不如我们的战士,因为我们战士射击的训练量很大。所以作战中,为什么我军阵亡远远小于对方,跟这有很大的关系。[/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P][/P]
[ 此贴最后由元元在2014/4/28 20:53:25编辑过 ]
袁暑红
原一师三团八连四班战士
1984年7月赴老山前线541 140 101等高地主要战斗经历115与211战役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