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8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2
    • 经验1750
    • 文章106
    • 注册2005-05-10

      顶!!!!!!
    我是一名老兵。由于活着我应感到幸运,同时我也应为在南疆那遍热土地上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友,老乡们感到自豪!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革命敬礼!
    在线情况
    290
    • 头像
    • 级别
    • 门派
    • 职务区版主
    • 声望+100007
    • 财富100000
    • 积分3925200234
    • 经验73415
    • 文章20554
    • 注册2007-01-31
    [QUOTE][B]下面引用由[U]王光南[/U]发表的内容:[/B]


      顶!!!!!![/QUOTE]
    令人难忘的84岁月!
    老山情、战友情、不了情!
    在线情况
    29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财富2
      • 积分57
      • 经验710
      • 文章76
      • 注册2008-07-17
      [FACE=宋体][SIZE=14px]
      [FACE=微软雅黑]100位参战老兵讲述《中越战争》[/FACE]
      [FACE=微软雅黑][/FACE]
      [FACE=微软雅黑][COLOR=#000000][URL=http://xiaojiu2008.happy.blog.163.com/blog/static/67914893200981465354352/edit/]http://xiaojiu2008.happy.blog.163.com/blog/static/67914893200981465354352/edit/[/URL][/COLOR][/FACE][/SIZE][/FACE]
      我爱南疆山和水
      在线情况
      29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0
        • 积分201
        • 经验3437
        • 文章177
        • 注册2004-07-13
        由缺陷造就的完美——品读长篇纪实文学《亲历老山之战》后的人性思考
            
            2009年8月29日至31日,赴北京参加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举办的“中华之魂颁奖盛典”归还,心绪一扫多年积淀的沉郁,而如春风又碌江南岸,产生了一种青春的游荡。仔细思来,对于自己,的确是一次开阔视野的激励之举,不免庆幸此举把握的果决了。收获甚丰,也有主次之别。对待问询的亲朋,对年轻人,我会述说目睹国家著名歌唱家的风采;对家人,我会描述每日三餐的丰盛;对朋友,我会赞扬国家改革风云人物和著名演讲家的睿智;对艺者,我会评说北京朗诵家的气势;对官员,我会称颂国家级领导人的谦和……几日后静下心来想,那么最最打动我的魂魄,令我心有振奋、令我乐而知足、令我泪流满面、令我顿生重新规划人生轨迹之感的又是什么呢?却是一本书,即荣获“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的长篇纪实文学《亲历老山之战》(作者:李建国)。
        说实在话,在京铁大酒店的二楼会议室里,我预料到了现场赠书的作家们一定会有感人之作,却未曾想到会有《亲历老山之战》这样的撼世之作。现场的赠书是有很多部的,特别是还有书法家、画家的当场献艺,人群熙攘,确有目不暇接之感。而且作家的图书都很有限,并不是希望得到就可以如愿的,其中含藏着快速选择、大胆伸手的谋略。我是准备一定要求一幅书法作品的,在我生活的小城,得到一幅本地书法家的作品已经是很大的人情了。只因求写字、作画的人多,所以先行把目光转向了赠书;又因求字心切,所以对作家的赠书从题目到装帧,匆忙忙的予以浏览,以便玉中选珠。当看到十六开本的封面上半部硝烟与火焰弥漫,下半部为黑白实战照片,厚度约两个厘米的《亲历老山之战》时,立马作为了我的第一选择。羞愧的是,当时只是把它视为一本可作为史料性质的藏书,又看作者在赠书签名时,就对方的地址、单位、姓名、电话询问得极为详细,并一一予以书写,颇费功夫时,索书在手后,便有意放弃了作者的签名,急向书、画家的台案前,求字去了。
        回到北疆山城的家,即把《亲历老山之战》放入书橱,与一些精装本的新书同命运地排列,并没有打开来阅读。幸运的是,毕竟是我一眼看重的书,并没有将其长时间地束之高阁,在十几天后的得闲时间里,抽出来,走马观花地翻阅起来:开篇第一章《军令如山》,颇感狼烟骤起“马作的芦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严峻气势。第二章《挥师边关》,则就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壮烈与凄美了;作者对战士将赴沙场的描述,在军令如山、义无反顾之余,没有按照写作惯例大肆渲染军人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马革裹尸当自誓”的豪迈,而是在开赴前线的军令军纪传达后,以跌宕起伏的技法,文学彩色浓郁地描写起官兵们的心情来:“二月的春光……比霞光更灿烂,比鲜花更迷人。然而此时此刻怎么能有心情欣赏这美妙的大自然风光呢?”他们没有心情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原因,是“今天是最难忘的一天,紧张的一天,临分别的最后一天,他们不停地奔忙着,尽量把该做的事情做完。”感情因时间而递进“分分秒秒、嘀嘀嗒嗒,离分别还有三个小时、一个小时、三十分钟……十分钟,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分别的苦楚再次袭来。”正如作者所写:官兵们是在战火的前夜才体会到生死离别这个词汇的深刻含义。他们想到了牺牲,想到了今生今世将天各一方,以至于“顿时泪水如注,似揪心裂肺……他们紧紧地相拥在一起,尽情地享受着亲情的温馨”。如此,让读者豁然开朗,品味到了作品的真实,并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IMG=0,absmiddle]http://img158.ph.126.net/1w1lNq8KDsX2Lc7mFO0LaA==/1494069176381812743.jpg[/IMG]
         
        品读《亲历老山之战》,可以吸引读者的,除了载于中国当代军事史册的这样一场发生在和平环境且震惊世界的战事外,的的确确是因为不间断地渗透于“慷慨赴战事,无私向厮杀”之中的人情味,这种人情味还人性于本色,而成为写作一种基调,构成这部著作的亮丽看点。这种写作基调,虽然一路走来如星儿闪闪,点缀于辽阔蓝天的整体结构中,但在经过了《箭在弦上》、《初战告捷》、《血战“四·二八》、《浴血东山》等章节后,在第十章《决战七·一二》里,即出现了一个“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升华,如一轮皎月挂于夜空,把血腥的战事衬托出抒情般的壮烈,进行了一次人性化完美的精细塑造。背景是:越军四万余兵力向我老山地区大举进攻,“整个老山战区到处是排山倒海的炮弹爆炸声,伴随着令人心碎胆寒的乐曲,是千万颗绚丽的弹曳流光来往穿梭,交相辉映;是炮弹爆炸后巨大的气浪冲天而起,搅得天地间一片昏暗;是那漫山遍野的条条火舌伸向远方……”在如此激烈、残酷、壮观的经典战争之作中,读者领略了代理排长李海欣,被两发高射机枪子弹击中左胸,热血呼呼喷出,仍抓起冲锋枪朝敌人一阵猛打,并忍着剧痛,两手抠土,在阵地上爬了一段路,又将第三颗定向地雷引爆后“一只手紧紧抓住电池,一只手拉着电线”牺牲的场景;领略了九班长杨国跃在“反正是回不去也活不成了”的心志下,凭着几十天积累下的躲炮经验,全凭感觉,一会跳、一会滚、一会翻跟头,利用地形地物向敌人射击,耳朵被炮弹的爆炸震出血来,气浪刮掉了半边裤子,领着伤员退守坑道后,又与躲避我军炮击的越军展开激战的风采;领略了战士刘家富为抢救战友,苗族战士周忠烈为不被敌人活捉,都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壮烈。这些描述,无一不令读者热血沸腾而震憾击掌,呈现出一种简洁而升华了的完美。继而,作者笔锋一转,用了整整二节的笔墨,向读者推出了坚守150高地的七连二排长王仁先的故事,既有人情世故,又有花前月下,还有英雄虎胆,笔墨含蓄且酣畅淋漓地描绘了一幅缺陷美的图画,让人读后自然而然地进入深深的思索:对人生、对爱情、对纯真、对战争、对气节……从而促使读者同感地理解缺陷、同情地对待缺陷、豪迈地挑战缺陷,勇敢地赞美缺陷,以完全人性的态度来重新审视一切已经定格了的或者正在陆续到来的事物。
        二排长王仁先,当越军占据150表面阵地后,他只身留在一条石缝里,由于缝隙较小而不宜被发现。他头戴861报话机,把阵地上的情况向连队报告,请求上级组织炮火猛烈轰炸150、169高地,并不断为炮兵指示、修正目标,使越军尸体横贯,漫山遍野地血肉横飞。同时,王仁先排长还用狙击步枪向敌人射击,一共毙敌15名。越军从尸体上的弹洞是从身后打入从胸前穿出这一常识,寻找到了王仁先藏身的位置,迫击炮弹、火箭弹一齐呼啸而至,炸碎的石块击中了他的头部。王仁先牺牲时年仅25岁,此前却经历了颇具影响的感情磨难,与传统写作“高大全”的英雄脸谱形式相悖,作者着意刻画了他的缺陷部分:王仁先已经有过5年的恋爱史,开赴前线时,女方由于怕他在战场上落下残疾而与之分手。他肯定为曾经为之拥有的爱情陶醉过、炽热过。女友分手的打击远远超过一瓢冷水,而是在摧残着他的心志,正如作者在《篇外缀语》中所写:“这是一种压抑后的释放,一种迷惘后和挣扎,一种困倦后的无助。明明知道是一杯苦酒,还要鼓足勇气一饮而尽,一醉方休。只有血洒疆场方能冲刷人性的软弱。”这种心绪促使王仁先在团作训股参谋的职位上,主动要求到三营七连当副连长,从而增加了牺牲的机率。这种自我死亡机率的增加,从广义上,读者似乎不应该谴责那位姑娘自私爱情的“迫害”,而应当看作是完全人性的必然。也正是由于这种完全人性的驱动,从团指挥机关自愿到冲锋一线的王仁先,又有了新一次的情感宣泄,在临上战场前的短暂待命时间里,与连队驻地的一位少妇,有了实质情感交流,违犯了军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由副连职降为排长,以挂职锻炼、将功补过的身份走上了战场。
        那位少妇的名字叫阿美,是王仁先所住民居的女房东。她“窈窕的身姿,乌黑发亮的披肩卷发,刘海轻轻飘,微笑甜甜,高高隆起的乳房展示了少数民族的自然之美”,一见钟情地喜欢上了王仁先这个身高一米八零、白净的皮肤、两只眼睛总是闪烁着温情的北方小伙子。她给予了心上人做最好吃的,每晚为他烧洗脚水,帮他洗衣服,甚至在丈夫面前也不掩饰爱的感情。作为军人的王仁先,是责任性的抵御;作为青年男人特别是刚刚遭遇过一场恋爱打击的王仁先,却无法不悄然进行情感上的接受。在奔赴战场的告别时,生离死别在即,人人心知肚明,他们以热烈的拥抱,打算作为敞开心扉的最初表白也是最后的陈述。如果那天部队真的按原计划开赴到阵地,也许就没有王仁先后来牺牲时的凄美。鬼使神差,部队发起进攻的时间推迟,于是,堤已决口的汹涌,摧枯拉朽地冲击着一切,树林中、山坡下,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营首长从牛圈里遗留下的过滤嘴烟蒂上,知道是王仁先东窗事发,却让他一口咬定与自己无关。并命令全连集合,让少妇阿美到队列前指认。满以为阿美会象征性地寻找一遍说没有那个人,事情一了百了。没想到聪明伶俐的阿美却径直走到王仁先的跟前,手指着他说:“就是他!”继而满目含情、泪水夺眶而出地说了句:“我疼他!”
        一句赤裸裸的情感宣言,足够每一位听到者由震惊而仔细品味终生了。
        依照传统的思考,这份宣言无疑也是残缺的,不可以用有关恋爱的优美字眼来形容,但它的确又是神圣的,神圣到没有一丁点尘屑的污染。所以,作者一直存在着下笔的困惑,即不能把这段故事当作爱情,也不能纳入道德范畴,于是乎决定“只是作为一种情,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好了。本是不好写或者是不能写的东西,作者还偏偏要用大的篇幅加以渲染,不能不说作者本人也一直在被这个“畸形”的故事感动着。读者亦然,品读中没有为王仁先设想感受到初恋的美妙,却比他的初恋纯洁,有着水晶一样的剔透。王仁先就是带着曾经美妙初恋的流失和神圣性爱的纯净,投身到嗜血的枪林弹雨之中的。缺陷的感情之水,弥合着生活的遗憾,并由此架设出整体人性的完美!曾经发生的“耻辱”,使王仁先刻骨铭心,当团参谋长在阵地上看到曾经朝夕相处,如今“嘴唇肿胀,两眼深凹,满脸胡须,面黄肌瘦,满身泥土,两脚溃烂。一身破旧军装磨成拖布条似的,衣衫褴褛”王仁先,,差一点没有认出来,热泪潸然地拥抱着他,连声说:“好同志!好同志!我命令你撤下来!”在撤下去会有更多的生存机率,留下来却要随时化为死亡的关键时刻,王仁先没有“借坡下驴”,而是哭着说:“我现在只能留在这里,多做点什么,弥补过失。如果我在战斗中光荣了,家里还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先不要把我牺牲的消息告诉她们……”作者以“死亡是多么残酷无情,生命是那样脆弱而渺小。战争、死亡与生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括式语句,结束了对王仁先烈士实况的描写;以《国殇》中“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为鬼雄”的诗句发出了仰向青天的感叹!又以团里为王仁先报请了战斗英雄,但由于在战前受过处分,只批准荣立一等功,被安葬在麻栗坡磨山烈士陵园为结束语,完成了全书中最为精彩也是唯一较为完整的人生写实。对于王仁先烈士生平近乎全景式的描写,不能说不与作者亲历老山之战的感受有关,不能不说这是作者在经历战火硝烟的洗礼后,对人生的思考,有了一个从内心建立起的全新境界,冲破一切人为设置的樊蓠,做了一次行为轨迹残缺与完全人性需要之间辩证思考的尝试,从否定之否定的公式,向读者推论出“缺陷并不影响英雄行为产生”的道理,解读“缺陷与美丽”集中在人性特征时的内涵,开拓出在固有的社会范畴里怎样以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手法去描写战争的先河,让读者在为作者的胆识多少捏着一把汗水的同时,禁不住拍手叫好!
        正是作者的这种生命中的从经历、境界,再到理念的全程式思想变革,形成了不但可以全新视角解读人性情感,而且亦用此去品味、表现战争的磅礴大气。他全景式的看待战场,正视交战双方的生命(人性)内涵,说“中越双方的士兵在这片红土地上洒尽了热血”;正视越军的战斗力,说“尽管我军的炮火打击持续不断,尽管有些越军部队尚未展开攻击就溃不成军……但越军轻伤员不下火线,重伤员伏之如蛰,令对手敬佩”, 没有了以往文学作品中形容敌人时惯用的“负隅顽抗”、“疯狂”、“嚣张”之类的词汇。用近似于史学家的笔调写道:“1984年7月12日晨的老山战区,中越双方参战部队共投入五十个炮兵营、五十个步兵营的兵力,使用各种类型、口径的火炮,对这块东西宽八公里、纵深十公里的地域实施梳子式炮击,整个战区变成血与火的世界”;同时没有忌讳地烘托出了战争的残酷,全景式的描述说:“攻守双方一个是攻如猛虎(越军),一个是守如泰山;一个是志在必得,一个是寸土不让;一个是气势汹汹,来者不善,一个是主动出击,以牙还牙;一个是不计一切代价拼死向前,一个是誓与阵地共存亡,死不后退……”
        在一切服从政治需要的“大一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品读到《亲历老山之战》类的作品,确实是一种奢侈。读者在展卷之初,也许会认为我国在历史上对越军在抗美时的表现,曾经长篇累牍的加以赞颂,而难以驾驭对越军在作为敌人时应该做怎样表述的分寸,全景式的偶尔近乎于客观的写作,无非是排除历史尴尬的一个过渡、一个敷衍而过的手法。一旦认真品读了,即会感受到作者敢于写作当代敏感题材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大胆探索,既有是非道义上的分明,也有客观事实的公正,并且还有自己对于政治之最高表现方式的战争,在与人之生命价值、人性自然属性之间发生纠葛时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具体体现在第四章《初战告捷》(138页)的两段文字里:“手榴弹、各种子弹已发放到战士手里,每人发一颗‘光荣弹’,最后时刻与敌人同归于尽,坚决不能当俘虏。”接着叙述道:“在西方国家,双方交战中如果不能抵抗时可以投降,以便更好地保存实力延续生命。在美国的军人条例里面也有这一条,而在前苏联、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死也不能当俘虏,当了俘虏是一种莫大的耻辱。……战场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当失去反抗的能力时,再有回天之术也无济于事。所以战俘们不应当受到人们的歧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男子汉。”
        战争,是政治家导演的艺术。战而争之,参战方都千方百计地希望成为胜利者,通过这种以毁灭生命为代价的活动,争取得到自己渴望得到或予以维护的利益。拥有利益与平和的生存环境,无疑是一种完美;但不得不动用战争的方式,却实实在在是人类(人性)的一种缺陷。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只有制造和运用这种缺陷,才能实现和达到理想中的完美。世界上的事情门类纷杂、大小不一,但其一切以需要为基点,可以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却是大同小异的。亦如作者所写“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种总结的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境界的超越,是对缺陷与完美进行辩证思考的流露:作为战士,无能力对敌人进行反击,死亡或者被俘都是一种职业性缺陷,然而死亡却可以成为赢得战争(斗)的奠基;被俘则可以理解为是对原本美好愿望的一种存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中国历史上越王勾践先是甘为臣俘,后来让越国复兴称雄的故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从而使缺陷转化成为完美。战场上的俘虏不可能人人皆为帝王,即便回天无力的命运相似者,也有西蜀刘禅与后唐李煜的不同。唐后主李煜如果没有被俘的缺陷,也就没有被誉为词圣的完美,也就没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古绝唱的诞生。生命的存在形式存在尊卑之别,生命载体的属性却没有高低之分。作为同样向往着利益与平和生存条件的生命载体,《亲历老山之战》的作者,由我军临战时发放的“光荣弹”,到美国的军人条例里“如果不能抵抗时可以投降”的思考,不能说不是本书中的闪烁照人之处。正是这种通过缺陷来重新定价完美的视角,使作者从宏观的战争背景着眼,于微观的行为缺陷用墨,形成全篇中的由缺陷衬托完美的画龙点睛之笔,迸发出令读者开卷激烈、掩卷沉思的思想造诣与艺术效果:战争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而言,确系一种缺陷;然而战争又往往是壮丽的,可歌颂的,被称之为经典艺术的;战士临战状态时的恐怖,无疑也是一种缺陷,然而却由此构勒出生命特征的完整;王仁先烈士与女友的恋爱,一定有过最完美的憧憬和热烈,经过战争这一突发事件的考验,那场恋爱却又是存在缺陷的,女方并不是真的在喜欢一个人,而主要是倾心于他的家庭和英俊的躯体;阿美的婚外情是缺陷的,却灵透着从心灵到肉体的完美;王仁先的违犯军纪是缺陷的,完全是对那场缺陷恋爱在心理上的弥补,意料不到的效果是,由于情爱与性爱在特定条件下的统一,演绎出了生命、生息应当经历的全过程,呈现出战场上卓越表现的精彩,完成了生命属性的完美。另一种感觉是:作者是否在感情上,存在对战士阵亡前没有品尝恋爱和享受婚配滋味的惋惜?
        纵观全书,亦粗略感到行文风格不尽一致、纪实事件的追溯或倒叙过长(属于背景设计)、谋篇布局的详略结构有失规整等缺陷,但这并不影响全书的可读性、史料性、知识性、哲理性和思想品位的完美。作者完全是出于“没有参加过战争的人们无法了解战争的残酷,感悟不到战争的血色浪漫,也就无法笔触到战争的内涵”的境界,以对“在这场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战友们作一个交代”的心理,不惜战争留下的耳鸣后遗症的加重,勤奋著作,实现了“能够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夙愿。《亲历老山之战》这本书当代与历史价值,荣获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均当之无愧!
         
         
                                                 [URL=http://blog.sina.com.cn/u/1226373805][COLOR=#1b4c16]今  易[/COLOR][/URL]
        [COLOR=#1b4c16][/COLOR]
           
                                                (初稿完成时间)2009-10-17  
        经过战争的考验
        在线情况
        29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40
          • 积分542
          • 经验45812
          • 文章764
          • 注册2004-06-13
          老战友,好样的!
          14军40师119团参战老兵!
          在线情况
          29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36
            • 财富81
            • 积分2283
            • 经验22417
            • 文章724
            • 注册2005-07-23
              [COLOR=#d52bb3][SIZE=5][B]赞![/B][/COLOR][/SIZE]

              [COLOR=#d52bb3][SIZE=5][B]真实的经历,赤诚的心[/B][/COLOR][/SIZE][COLOR=#e61ae6][SIZE=5]声。[/SIZE][/COLOR]
            [ 此贴最后由洪甘生在2009-12-5 12:43:03编辑过 ]
            老山兰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9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
              • 经验223
              • 文章14
              • 注册2008-03-30
              写的太长,下次再看!
               
              战友们!现在好吗?
              在线情况
              29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50
                • 经验429
                • 文章48
                • 注册2009-08-06
                [ALIGN=center][IMG=0,absMiddle]http://www.laoshanlan.com/club/a/file.asp?lid=37576&s=sLvGA3pLXuii[/IMG][/ALIGN]
                538y
                在线情况
                29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50
                  • 经验429
                  • 文章48
                  • 注册2009-08-06
                  引用文学的手段描写一段历史,而不适其历史的真实性,太棒了!顶
                  538y
                  在线情况
                  298
                  • 头像
                  • 级别
                  • 门派
                  • 职务区版主
                  • 声望+100007
                  • 财富100000
                  • 积分3925200234
                  • 经验73415
                  • 文章20554
                  • 注册2007-01-31
                  [QUOTE][B]下面引用由[U]八九新兵[/U]发表的内容:[/B]

                  引用文学的手段描写一段历史,而不适其历史的真实性,太棒了!顶[/QUOTE]
                  顶上来继续看.
                  老山情、战友情、不了情!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2188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