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5
    • 财富5
    • 积分1326
    • 经验37042
    • 文章1593
    • 注册2005-06-16
    [COLOR=blue]◆1984年9月15日,一版
    老山者阴山地区自卫还击战中战功卓著
    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发布命令和嘉奖令
    授予英雄单位和个人荣誉称号表彰全体参战指战员民兵民工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9月4日发布命令,授予在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战功卓著的云南边防部队6个英雄单位和10名个人荣誉称号。
      命令说,在老山者阴山地区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参战部队全体指战员和支前民兵、民工,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决执行命令,一举歼灭了入侵之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在作战中,广大指战员英勇顽强,机智果敢,前仆后继,连续战斗,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涌现出了一大批功绩显著的英雄单位和个人。为表彰他们的英雄事迹,激励全军广大指战员的爱国热忱和战斗意志,促进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中央军委决定:
      授予某团九连“者阴山英雄连”荣誉称号;
      授予某团八连“老山英雄连”荣誉称号;
      授予某团四连“老山穿插英雄连”荣誉称号;
      授予某团七连“边防钢七连”荣誉称号;
      授予某炮团八连“老山神炮连”荣誉称号;
      ……
      命令要求全军广大指战员向老山、者阴山地区自卫还击作战中的英雄单位和个人学习。学习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无私无畏英勇战斗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们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听从指挥,团结奋战,坚决完成任务的优良战斗作风,为实现党的十二大确定的总任务、总目标,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邓小平9月10日发布嘉奖令,表彰参加云南边境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全体指战员和民兵、民工为祖国建立的功勋。
      ……
    ◆1984年9月16日,四版
    昆明军区授予老山者阴山地区自卫还击作战一批英雄单位和个人荣誉称号

      【新华社昆明9月15日电】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政治委员谢振华发布命令,授予参加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17个英雄模范单位和19名个人荣誉称号。被授予英雄模范单位称号的有:
      ……
      云南省麻栗坡县马崩乡农民连——“边寨民兵英雄连”
      ……
    ◆1984年9月20日,四版
    云南省授予老山者阴山自卫还击战
    支前工作出色的单位荣誉称号
    记者 段建勋
      【新华社昆明9月19日电】云南省人民政府最近决定授予在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支前工作出色的5个单位荣誉称号。
      被授予荣誉称号的5个单位有:
      麻栗坡县——“支前模范县”;
      西畴县——“支前先进县”;
      麻栗坡县猛洞区“支前模范区”;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天保农场——“支前模范农场”;
      麻栗坡县杨万区长田乡——“支前模范乡”。
      今年4月,老山、者阴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后,麻栗坡县和西畴县从领导到群众踊跃支前,冒着越军炮火,战胜重重困难,积极为边防部队运送弹药物资,接送伤员,为保障战斗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战斗中,许多支前民兵、民工不怕牺牲,部队战斗在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人民群众支前的感人事迹,鼓舞边防战士英勇杀敌,保卫边疆。
    ◆1984年9月21日,八版
    猛士守南疆
    ——老山、者阴山记事
    彭荆风
      老山、者阴山象一道高墙一样,绵延耸立在滇南边境,险峻、浓绿、常年被白云围绕……守住了它可以确保边境的安全,失去了它,外敌就可以居高临下向我纵深腹地炮轰、进攻。
      这里是滇南边陲兵家必争之地。
      但是,越南军队在1979年3月却先后偷袭了两山的主峰,并在周围山头构筑了明碉暗堡,利用有利地形,不断骚扰、进攻我们。古老的老山、者阴山蒙受了耻辱,边民们更是长期处于危险和痛苦中,对于几年来的磨难已经忍受够了。夺回老山、者阴山之战就势在必行!
      1984年4月末,巍峨的老山、者阴山终于大放异彩。我边防部队先后向占领这一线山头的越军展开了勇猛的反击。我军攻势凌厉,收复老山及其周围几十个高地只用了8小时又34分钟,夺回者阴山一线仅用了4个小时又45分钟。正如一位老将军指出的:重兵相持之下,攻坚战打得这么好,这么神速,开创了建国以来我军在西南山地作战的奇迹!
      我到达老山方向的那天,恰好是连日大雨后的一个难得的晴天。初夏的阳光明亮灼人,群山象海浪一样起伏,重炮的轰鸣声时急时缓,浓烟不断腾起,披着草绿色伪装网的大小军车在山间公路往来飞驰,送弹药、运伤员紧张而又忙碌。一位在两天前曾随部队一道作战的同志指着前边一座被炮火翻崛起红土的山峦对我说:“那就是662.6高地。那天早晨,我们的部队只用了七分钟就拿下了,全歼了一个连的守敌。”这是怎样的神速呵!一个被俘的越军士兵心有余悸地说:“那时,我在睡梦中,突然地动山摇,炮弹雨点般地落在我们连的阵地上。我心惊胆颤,生怕炮弹落进我的猫耳洞。过了好一阵,炮声渐渐远了,当官的吆喝起来:快,快进堑壕,敌人的步兵就要上来了!我们被赶进了前沿堑壕。我还没来得及摆正枪,你们的步兵就象猛虎一样蹿上来了!”
      是的,某部三连战士韩宝山就是这样的猛虎。这个身材矮小,动作灵巧的云南籍战士,在收复662.6高地时,因为自制的简易爆破器火药发射装置出故障,抛不出去,他就奋勇当先,牵着发射器去引爆地雷,为进攻部队开辟通道。地雷的连续爆炸声引来了敌人的密集炮火。在枪弹横飞的火网中,他沉着镇静快步向前,在快要接近敌人前沿时,一块弹片飞来击伤了他的左臂,血流如注。同志们把他拉下来,为他包扎,要把他往后送。可他怎肯后退?!他咬紧牙关,忍住剧痛,右手抓着一颗手榴弹,跑在最前边,冲上敌人的阵地!
      如何冲过敌人的雷区,是冲锋部队一件棘手的事。在敌人阵地周围,内外几层密布着各种地雷,一丛草长得绿茵茵的,也许那底下就埋着压发雷;飞芨草东倒西歪地挡住了路,你想拨开它,却牵动了绊发雷;那块小土丘看来可作掩体,偏偏那里布下了三角形、梅花形的雷群;莫说黑暗中难以辨认,就是大白天稍一不慎也会触雷爆炸。为这,各个部队都培养了一批排雷手。这是一项危险而又艰巨的任务。战斗一打响,敌人的炮火在狙击,我们的部队在后边等着上,排雷手的动作既要快又要稳当。在者阴山还击战中,某部特务连的8名战士,在作训参谋杨德新和侦察参谋万细华的带领下,炮火中4个小时就排雷359枚,其中副班长杨再林同志一个人就排雷121颗,被誉为“排雷英雄”,可是他才21岁,入伍才2年呢!
      战斗中情况常是千变万化,当进攻的班组里没有排雷手时,另一种“排雷手”出现了!
      4月30日凌晨,者阴山方向细雨霏霏,大雾弥天,远近一片白茫茫,能见度只5至7米,莫说敌人的火力点难以发现,就是那巍峨群山也在雾中消失了。在这种恶劣气候中冲锋,当然最易触雷。某部五连班长安忠文带领全班战士在茅草丛中夺路前进;冲到12号高地上,离敌人前沿只有80米处时,突然一声轰响,被地雷炸伤了右腿,5个脚趾头也全被炸掉。部队闯进了雷区,进攻受阻。时间是这样紧迫,去后边找工兵已经来不及了!此时,这位彝族战士的心却变得格外镇静。他忍着疼痛,对为他包扎伤口、准备把他后运的战士蔡勇说:“前边是雷场,不要靠近我!”然后纵身滚向那片雷区,压发雷、绊发雷一颗接一颗爆炸了。他右手被炸断了,仍然咬住牙往前滚:两眼炸瞎了,他还用血肉模糊的身子向前滚,一直滚出了13米……
      这仅仅是13米吗?安忠文滚出的这条血路又怎么能用普通尺码来衡量呢?
      象这样明知是死,为了胜利而又不畏死的勇士,在这次反击战中随处可见。在者阴山的救护所里,我们就看见刚抬下来的战士刘易富,他连续排除了20多枚地雷,身中36块弹片。当医护人员为他换下了那身满是泥浆、血污的衣裤,清理他口袋里的物件时,发现他已身无分文,只有一张寄往家里的16元汇款收据。年轻的护理人员明白了,这又是一个早就准备以身殉国的勇士!
      在老山前线,我们曾乘车登上某炮兵阵地。尽管是大白天,那狭窄多弯、险峻陡峭的山间便道仍是这样难以行走,左侧是云雾浮沉深不见底的峡谷,稍一不慎就会滑下去摔得粉碎。我于是想到,几天前我们的重炮就是在漆黑的雨夜沿着这样的山道,由大卡车摸黑拖上来的。虽然,我们见到了大炮一门又一门威严地排列在阵地上,长长的炮筒舒展地伸向前方,我还是难以相信,这可能么?
      “当然可能!”那位脸色微黑,身材高大的炮兵指挥员卢明富自豪地回答我。
      当步兵夜间在峡谷间艰难前进,在密得无路可寻的丛林中迂回穿插时,被誉为“战争之神”的英雄炮兵也在大雨瓢泼的暗夜中为爬上那险峻的山岭而拼搏。山路泥泞,夜间又不能开灯,方向盘稍一打偏,几十吨重的卡车、炮车就会滑向深沟里。驾驶员着急,炮手们着急,指挥员们更是心急如焚。雨这么大,夜雾这么浓厚,怎样来指挥行车?又用什么来做路标呢?在大战揭晓前夕,一点灯光,一声呐喊都可能泄露军情。但我们的英雄的炮兵总不能被雨夜泥泞阻挡住呀!在指挥员们带领下,所有的干部全都下车了,一辆炮车前由一个干部“牵”着跑车走。由于能见度太低,这样还是难以分清哪是道路,哪是沟底。两三个小时过去了,只移动了短短的四公里。军情紧急,这样摸下去,哪能按时进入阵地?干部战士便拿出自己的白铺单垫在地上,形成一条长长的白色路标。炮车便在路标的指引下继续前进。
      在炮兵阵地上,我们目击了重炮轰鸣的巨大威力,山在摇地在动,不断传来敌阵地被打烂,敌炮群被摧毁的好消息。那满身泥泞、油污,刚才还是脸带倦容的炮手们,炮声一响,突然都变得神采焕发、威严逼人了。一个急速射击,装填手要把78公斤重的炮弹一颗接一颗,连送56颗进入炮膛。一场炮战结束,装填手们的胳膊肿得透明发亮,不少炮手耳膜震出了血,但,没有一个人离开炮位,昏倒了,醒过来爬起来,又继续战斗。
      在老山和者阴山,我们这些战功显赫的英雄们谈起胜利时,总忘不了深情支援他们的边地人民!老山战斗打响后,伤员在炮火声中陆续往下运,周围山寨的群众也纷纷涌到了路边上,跑到野战医院的帐篷前,拦住那些担架,寻找辨认伤员中有没有曾在他们家驻扎过的战士。这些善良朴实的大爹、大妈、大嫂、姑娘们的心情是这样矛盾, 没找到他们,又怕见到他们;她们真害怕这些血肉模糊的伤员就是几天前在他们家住过,充满了青春活力的战士。我在野战72医院的临时病房前,见到了一群又一群淋着大雨前来探视伤员的男女乡亲,他们流着热泪,手里还提着鸡蛋、水果。找不到他们熟悉的战士,就把鸡蛋、水果放在陌生的伤病员床前,抚摸着他们的伤口呜咽地哭了,这都是为边地安宁而战的勇士呵!
      麻栗坡3位名叫赵美兰、王世清、唐志新的妇女告诉我,她们从4月28日起,一连3天都在医院里寻找曾在她们家住过的八连连部和炊事班同志,也曾冒雨爬上山坡上的烈士陵园,一个墓地一个墓地寻觅。她们焦急地要我帮助打听,这场战斗后,那些同志都好么?是否健在?他们深情地说:“他们个个都好啊!住在我们家,挑水、扫地、砍柴、种包谷,样样事都帮我们干,如今包谷长得半人高了,却见不到他们了……”
      说着,说着,她们又掩面哭泣了起来。
      人民,我们的母亲呵!
      离开者阴山前线时,是个雨天。我们特意冒雨绕道百余公里到西畴县新建的烈士陵园拜谒。这边远的山城,解放以来还没有驻过军队。这场反击战加深了军民的感情。朴实的西畴人民特意在离城不远处选择了一块地势雄伟的山坡作为烈士陵园。虽然是匆促动工,推土机还在忙着,但从那规模已可看出,他年苍松翠柏成林,一定庄严肃穆,使人长久缅怀那些为祖国而献身的勇士![/COLOR]
    [FLY][B][SIZE=4][COLOR=red]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COLOR][/SIZE][/B][/FLY]
    对越自卫还击战大全[URL]http://wanghuazhang123.blog.163.com/[/URL]
    中越战争大全:[URL]http://q.163.com/zyzz1979/[/URL]
    [IMGA]http://www.hotik.com/sign.png[/IMGA]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