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7
    • 财富13
    • 积分14
    • 经验3100
    • 文章158
    • 注册2006-06-24
    [B]【转】“猫耳洞人”[/B]

       人杰地灵。一九八四年四月,中越边境的西线战场炮声隆隆。我边防战士胆宁若虹,一举推出两大名山——老山、者阴山! 踏着红的土壤,穿过绿的丛林,记者登上“两山”采访。这里,但见山山有壕,壕壕有洞,洞洞有人。那壕,顺着山势纵横延伸;那洞,依着壕壁挖进山腹。壕如经纬,洞如猫耳,一派山岳丛林的战争奇观霎时展现在我们面前。
      今记者惊讶的是,在这举世瞩目的战场上,那些肩负守疆卫土重任、为和平安宁屡建功勋、堪称同时代人楷模的忠勇土兵,却轻描谈写地把自己称为“猫耳洞人”。
       这是我们见到的第一个“猫耳洞人”:矮、瘦、黄,习惯性的佝偻着腰。档案记载:他叫尹国亮,三十岁,排长。病历记载;肠胃病,风湿性关节炎,两次负伤留下脑震荡后遗症。在前线,他是被公认为蹲猫耳洞时间最长的人,从一九七九年二月到一九八六年三月,历时七年之久。
      钻进尹国亮蹲过的猫耳洞,记者首先感到洞里很暗,潮湿,洞壁在渗着水珠,扑腾出一股霉味。不用人介绍,我们已知道他那一串病均属“猫耳洞症’。
      和尹国亮握手,记者注意到他的手背上班斑点点,顿时想起战士们流行的话:“三个老鼠半麻袋,四个蚊子一盘菜。”原来,山岳丛林地里的蚊子一咬就起红疙瘩,一搔就淌黄水。不用说,这又是蚊虫给他留下的特别纪念。
       问起锚耳洞的生活,尹国亮讲起这样—件事:一个大年三十的晚上,他们从山下搞回了一块肉,煮得正香,突然敌人炮弹打来,肉被连锅炸飞,战土们气得直哭,他一边安慰大家,一边将肉捡回来,擦去泥沙,并拿出自己的酒,和大家凑凑合合地过了 —个年。
      猫耳洞时常发生战斗,七年多来,尹国亮大大小小参加了上百次战斗。有一次,一颗子弹从他眉心擦过,缝了五针,医生说:“再往后—公分,就没命了,算你福大命大。”
      尹国亮蹲猫耳洞似乎蹲出了“瘾”,且不说他自己一身病,就是家里的妻儿老小那一大堆实际问题,还有三代挤住的茅草房,就足以使人动心。战土们甚至‘捉刀代笔”替他打了转业报告,部队副政委也特许:“下次有转业名额,优先考虑”。然而,他却把这个“阵地排长”当得有滋有味。
       如今,陈地上已经站起了有行有距的杉拍,白菜、豆角、瓜蔓随着季节变化交替点缀着猫耳洞口的春色。夜里,就着昏暗的烛光,尹因亮不是给战士们讲“三国”、“水浒”,就是和战士们一道“跳马飞象甩老K”。有时候,尹国亮还捧起了哲学论著。据说,他参加全国高等救育自学考试,居然及格了一门。
       一九八六年,排长尹国亮在阵地上度过了他的“而立”之年。这一年,不知他有何深意,竞将三岁的儿子接到阵地,让小家伙跟着他过了好几个月的猫耳洞生活。据说,这在前沿陈地是绝无仅有的。这年三月,他离开前沿猫耳洞,调到连部就任副连长。下山那天,教导员戴苏亲自迎接他,并传达了师党委给他记功的消息。这年十月,成都军区给他挂了优秀基层于部金质奖章。到十一月份,他作为全国优秀党员受到了中央书记处的表彰。至此,他蹲猫耳洞在全国蹲出了名!
        具有多么丰富内涵的“猫耳洞人”!象红军战士忘不了雪山草地,象志愿军战士忘不了上甘岭,在老山、者阴山前线战斗过的新一代军人,断然也忘不了那里的猫耳洞。

    [img]../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images/upload/2006/10/15/204207.jpg[/imga]
    [ 这个贴子最后由编外女兵在2006-10-15 20:42:16编辑过 ]
    老山兰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