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军粮——我的参战日记(转帖)

36楼
[P][FACE=黑体][COLOR=#297070][SIZE=5]虚惊也有代价[/FACE][/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2]1985年3月11日  阴  曼棍洞[/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     惯于山地夜战的敌人凭着对当地山地熟悉的有利条件,在夜幕的掩护下对我阵地连续实施反扑。昨天晚上和今晨,敌人又以小股兵力对166阵地发动突袭。但在我一线指战员的有力抗击下,几次反扑均以失败告终。今天上午战斗算是平息下来。像1.15战斗一样,又是持续了三天。三天来,我部共发生伤员157人,25人牺牲。不过,今天早上来之二团方向的敌情报告让师指挥所里着实紧张一番,并为此付出了一定的物资代价。[/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     今晨天还没亮,师后勤指挥所被急促的炮声惊醒,大家纷纷起床了解情况。当时只感到师炮群的炮打得很急,全是急促射,持续时间也长。师作战室里气氛很紧张,师长、政委、参谋长全都围着沙盘指指点点,不时向参谋人员询问着。“发现大批敌人向我接近”、“有11名敌人已突入我166阵地”、“发现有敌人坦克”、“敌人坦克27辆”等情况不断从二团方向传到师指挥所里来。[/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     在这一连串的报告中,再没有比“发现敌坦克27辆”的情况使人紧张了。由于受战区道路条件限制,作战以来,敌我双方均未使用也未准备使用坦克,现在突然发现敌人坦克进攻我阵地,实在出人意料。不仅思想上没有充分准备,物资也储备不足,用于反坦克作战的专用弹数量了了,不足以应付进犯之敌。师后勤指挥所即令军械科紧急向军后勤部申请82无后坐力炮弹和40火箭弹,要求要新的,要快送。军后勤指挥所也跟着紧张起来。[/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     但是结果一辆坦克也没发现,不知道坦克从何来,又去了哪里。情况是如何报上来的也不知道,查了半天也没弄个水落石出。就连敌人步兵的活动也没有像报上来的情况那么严重。对于发现敌人坦克的情报有二种说法:一是把“发现二至七辆”讹传为“二十七辆”,第二种说法是“确有二辆,打掉一辆”,不管如何,如此不实的紧急情报在师指挥所里是没有时间过滤的,只有指挥炮兵狠狠地打了。除了天黑观察不便,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呢?一时间是个谜。[/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     二团团长、政委受到师长、师政委的严厉批评,埋怨他们观察、判断、汇报情况不准确,致使师炮群炮火打得太多,白白浪费了炮弹。据统计,今天早上仅师属火炮就消耗122榴弹2080发,130火箭弹456发,130加榴弹138发,战果却不大。[/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     本来打得很好的一个进攻战,在转入防御阶段却出了这么个洋相,这对二团首长来说不能不算是个小小的什么了。[/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SIZE][/COLOR][/P][P][FACE=黑体][COLOR=#297070][SIZE=5]母校情[/FACE][/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2]1985年3月14日  阴  曼棍洞[/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     这几天来,阵地上除了零星的冷枪冷炮外,没有发生可以叫战斗的行动。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已习惯称之为“平静”。[/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     今天收到母校嵩县三中党支部、校委会的来信,来信是对我《给我母校的一封信》的回复。从来信看,我给母校的信在学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     学校接到信后,先在教师中宣读,然后又召集全校学生大会向学生全文宣读。为了满足同学们的要求,又将信的全文抄写在学校板报上,学校党支部、校团委还在信首加了前言。高三年级两个班在班作文课中给我写了回信,以表达自己努力学习的决心。这次学校的来信就附了双见、向春锋、祖娟、王志喜、罗孝民等五位同学写给我的信,可以看出,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我的去信的鼓舞,都表示要努力学习,决不虚度年华。同学们还把我的去信写成通讯稿件投到嵩县广播站,在正月初八早上和中午,嵩县广播站在“本县新闻节目”中播出了《一封来自老山前线的信在第三高中引起强烈反响》的新闻报道。[/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     真得没有想到,一封普通的信会引起这样强烈的反响。当时发信时,是由于看到了边寨儿童本就没有良好的条件读书,经济落后,读不起书。今天,战争又使得他们流离失所,连个安稳的家都没有,边地一些小学校已经关门停学,边境孩子接受教育成了大问题。联系到个人也因战争失去学习机会(1984年6月刚刚接到浙江省教委发的杭州大学哲学系哲学专科班的入学通知,7月就接到参战命令,浙江省教委表示保留学籍,打完仗入学就读,但是前提条件是不光荣了才行啊),就写了信给母校,介绍了边地学生的学习环境,个人经历,想借以劝勉同学们,要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不要等到涉足社会时才感到学习的重要,那时确实已经晚了。[/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     母校如此看重我的去信,同学们如此热情洋溢的反响,使我很感动。我有理由相信,这封信的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母校领导的培育下,嵩县三中有出息者将大有人在。[/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     在这遥远的战场上,祝福我的母校,祝福为我们的成才呕心沥血的老师![/SIZE][/COLOR][/P][P][COLOR=#297070][SIZE=3][/SIZE][/COLOR] [/P][P][upload=58964,0]战地学校.jpg[/upload] [/P][P]一师某团五连开办的战地山洞学校,使被敌人炸毁的学校重新传出读书声(丹旗提供)[/P][P] [/P]
37楼
[P][FACE=黑体][COLOR=#304dbe][SIZE=5]战场升职[/FACE][/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2]1985年3月17日  阴  曼棍洞[/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今天中午午睡起床后,侯启国部长把我叫到一边说:“你的职务调整了。”[/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下午,一纸任命文件便下发到各单位,我由正连职参谋晋升为副营职参谋。[/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这次调整干部职务很特别,一是部队进入战区以来并没有计划进行干部职务调整;二是这次调整的范围只在师三大机关中;三是最终只调整了三个人,即司令部通信科的甘参谋,政治部群联科的郑干事,后勤部战勤科的我。都是由正连调至副营。[/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来自小道的官方消息说,这次调整三个人的职务问题纯属偶然。师党委常委会研究其他问题时带出了有关老同志职务问题,临时动议在师机关中解决个别人的职务,最终在三大机关首长协商下形成共识,一个机关解决一人,我便成为这次临时动议的受益者。[/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从连职到营职是个坎,上了这个坎,工资套改可以跨一个段,家属可以随军,这是许多正连职干部的一种奢望。我也一样有这个奢望,但是在这烽火连天的战场上,在那么多出生入死,朝不保夕的一线官兵面前,我这个大部分时间呆在指挥所里的机关干部压根就没有动过这个心眼。说心里话,这次职务的晋升于我的确是不期而遇。[/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自我进入战区以来,作为师机关的骨干参谋,下基层指导部队工作;提前一个月上阵地实战实习;1.15大捷中,侧翼组织保障,九天搬家五次;2.11战斗准备阶段跑遍有关一线阵地,战中又靠前到团指挥所协调战中保障;在阵地上总结的战中保障经验文章在军队《后勤》杂志发表等等这一些行为,作为师首长和后勤部领导都看在眼里,大概这次职务晋升与我这些也算是出生入死的表现有关吧。首长常说:“你只管干自己的事,对每个人领导心里有数。”[/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师首长和后勤部领导对我的关心。[/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COLOR][/SIZE] [/P][P][COLOR=#304dbe][SIZE=3][/COLOR][/SIZE] [/P][P][COLOR=#304dbe][SIZE=3]。。。。。。。。。。。。[/COLOR][/SIZE][/P][P][FACE=黑体][COLOR=#304dbe][SIZE=5]卫生员陈启忠[/FACE][/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2]1985年3月26日  阴  曼棍洞[/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有八、九天没有写日记了,“852”行动顺利实施后,除了二团于3月19日7时在没有炮兵支援的情况下,秘密搜剿敌人屯兵洞轻巧取胜外,没有发生规模战斗。敌人也没有大的动静,只是每天用小炮对我前沿阵地实施近距离的零星炮击。昨天倒是利用远距离射程火炮对我三团方向的398高地、老山主峰、小坪寨等地发射了上百发炮弹。我方少量人员的伤亡几乎每天都还在发生。[/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自从3月13日计划接替我军老山防御作战的第67集团军军师两级首长到我师指挥所来过后,我们已经知道我师在阵地上不会再有大的战斗了。近段时间里,师机关参谋人员的任务逐渐转入搜集整理作战资料方面来。[/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常常被基层后勤保障人员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不禁拿起笔来,将他们的名字与事迹珍藏在我的日记里,只有这样才觉得对待住他们。[/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这里就先记述一个基层卫生员的故事。[/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他叫陈启忠,是一团一营营部的卫生员。相对于连队的卫生员,安全系数稍微大一点。但当他听说116阵地上卫生员于小辉牺牲的消息后,就主动请求上了116阵地,实施伤员救护保障任务。上阵地后,陈启忠处处为伤员着想,把分给自己的食品、饮水和大衣让给伤员,宁愿自己忍饥渴、受风寒。在116阵地的14天里,他冒着敌人的炮火抢救了29名伤员。他曾两次被冻感冒,发烧39度多,从不吭一声。经他包扎的伤员,没出现一例肌肉坏死和运送途中死亡的事故。[/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12月24日,116阵地上的战斗异常激烈,他冲在最容易发生伤员的一、二号哨位之间,不幸被敌人炮弹炸伤。就在他准备自救时,一发炮弹落在十来米远处一位战友身边,他顾不得自己包扎,把仅有的三条止血带全给这位重伤员用上,任自己的伤口鲜血直流。这时,一发炮弹呼啸而来,两个人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拼尽全身气力猛扑在伤员身上,保护了战友的安全。为了表彰陈启忠同志的英勇行为,部队党委给他记了二等功。[/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在后勤保障战线上,像陈启忠这样的战士或干部的事迹很多很多,在以后的日记里再行记述。[/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SIZE][/COLOR] [/P][P][COLOR=#304dbe][SIZE=3][/SIZE][/COLOR] [/P][P][COLOR=#304dbe][SIZE=3]。。。。。。。。。。[/SIZE][/COLOR][/P][P][COLOR=#304dbe][SIZE=3][/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COLOR][/SIZE][/P][P][FACE=黑体][COLOR=#304dbe][SIZE=5]雨季就要来临[/FACE][/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2]1985年3月27日  晴  曼棍洞[/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一个月来几乎没有见过日头的脸是啥样子,今天它终于露脸出来给我们看了。[/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由于持续的阴雨天气,指挥所的洞里越来越潮湿,所有洞中小路都变得泥呼呼的。被子摸上去油腻腻、黏糊糊。溶岩上滴下来的水珠越来越多,滴到塑料棚上的吧嗒声越来越响,也越来越具有连续性了。坐在这样潮湿的洞中整理资料,坐上半天,膝关节就发酸,肌肉紧紧的很难受。不过,要与一线阵地的战友们比,那可是好到天上去了。[/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四月的老山就要进入雨季了,近几天就常常下暴雨。阵地上不时传来堑壕被冲毁,掩蔽部塌方的消息。已经在阵地上度过了数月腥风血雨日子的一线指战员们,在整月都不能洗一把脸、换一次衣的情况下,除了要继续防敌反扑,防敌冷枪冷炮杀伤外,还将面临湿疹、烂裆、蚊虫叮咬、疟疾等疾病的困扰和山洪暴发、猫耳洞或掩体塌方等灾害事故的侵害。他们将进入一个自然环境更加恶劣,生活条件更加艰苦的亚热带丛林地区野战阵地生存的严峻考验。[/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昨天晚上又是一阵大暴雨,师医院边上的小河水暴涨起来,河边上几个用于清洗绷带等医用物品的清水池被浑浊的泥水灌得满满的。X光室也进了水,鞋子都漂了起来。三团后勤指挥所的防炮洞塌了2个,处长肖孝生差点被捂在洞里头。设在里头寨的二团三营炊事班有8口行军锅、1500斤大米、500斤面粉、96斤猪肉、部分蔬菜、衣服、鞋子等物品被山洪席卷而去,幸无人员伤亡。[/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雨季就要来临,如果按时接防的话,67军的同志们就要在阵地上度过这个雨季了,更大的困难与艰辛在等待着他们。[/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不知今天突然揭开面纱的大晴天能持续多久,愿接防前有更多的好天气。[/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COLOR][/SIZE] [/P][P] [/P][P][COLOR=#304dbe][SIZE=3]。。。。。。。。。。。。。[/SIZE][/COLOR] [/P][P][/P][P][COLOR=#304dbe][SIZE=3][/COLOR][/SIZE][/P][P][FACE=黑体][COLOR=#304dbe][SIZE=5]方国安,一路走好[/FACE][/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2]1985年3月28日  晴  曼棍洞[/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今天依然是个大晴天,对于一个月来被阴雨的天气锁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度日的我来说,是个舒展心情的日子。但是,今天一位干部阵亡的消息使我的心情怎么也舒展不开来。今天,一团三营副营职管理员方国安同志在新寨因遭敌人炮击猫耳洞塌方而光荣牺牲。[/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方国安同志是1968年入伍的老同志,湖北省汉川人,妻子已经随军,有三个孩子。他是我师牺牲的后勤保障人员中职务最高的一位,也是我师截止今天牺牲的干部中职务最高的一位。[/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对于国安同志的牺牲,我心里很不好受,一是因为他是我们后勤系统的职务较高的基层工作者,二是因为我这个老一团的人对一团的干部熟悉且有感情。我简直不敢想象,当我部凯旋之日,当部队回到杭州留下营区大门口时,所有的家属子女热情而愉快地迎亲人于大门之外那一刻,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我们这些阖家欢聚的人,该当如何面对站在营区门口的国安的爱人与子女呢![/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我在想,我们这些滚爬在战场上的当兵的人,真是生死在乎一瞬间。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儿,与我们的生死别离在乎一瞬间。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战争的幸存者,面对一同奔赴战场而未能一同荣归的烈士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怨这怨那,还有什么理由不感到我们是幸运且幸福的呢?[/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国安,一路走好![/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SIZE][/COLOR] [/P][P][COLOR=#304dbe][SIZE=3][/SIZE][/COLOR] [/P][P][COLOR=#304dbe][SIZE=3]。。。。。。。。。[/SIZE][/COLOR][/P][P][COLOR=#304dbe][SIZE=3][/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COLOR][/SIZE][/P][P][FACE=黑体][COLOR=#304dbe][SIZE=5]溃疡又复发[/FACE][/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2]1985年3月30日  阴  曼棍洞[/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自从3月25日下午16时强烈的饥饿感袭来那一刻,凭以往的经验,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胃溃疡病要复发了。挨到26日下午,肚子明显地感觉到隐隐的疼痛,立刻把保存的生胃酮又找了出来,这个药从上阵地以来还没有动过。连续吃了四、五天,效果不很明显。每天忍着隐隐的阵痛,吃点药,喝点水,嚼点饼干,继续埋头整理作战后勤保障资料。[/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昨天晚上与今天上午分别同范士良所长和谢久训副院长讨论了我的溃疡病的治疗问题,范所长说胃溃疡如果长期疼痛,手术效果比较好,建议手术治疗。谢副院长则是建议先保守治疗,实在没有效果再行手术。我当然不愿意轻易做手术,何况现在哪里有住院的时间,那么多的材料堆在那里等着我,我怎么能住院呢。[/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谢副院长向我推荐了福州梅峰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胃得安。此药药方“源于明朝御医龚廷贤编著《寿世保元》,题以无价金丹”,由十五种中草药精制而成。他建议我多吃些时间,最好能等到回杭州以后再根据情况考虑手术问题。[/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经卫生科余科长特殊照顾,一次批了8瓶,但医院药房里只有6瓶,全都让我拿了来。该药一瓶100片,按日服4次,一次4片的量,这600片药可以服37天,也就是5周时间,符合该药“连服3至6周”的要求。[/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     今天就开始服用,但愿有一定疗效,至少能让我在下阵地之前不要去住院吧![/COLOR][/SIZE][/P][P][COLOR=#304dbe][SIZE=3][/SIZE][/COLOR] [/P][P][upload=58975,0]老周带病工作.jpg[/upload][/P][P][COLOR=#3370cc]一师后勤部参谋周战书忍着病痛整理1.15战斗的后勤保障资料[/COLOR][/P][FACE=黑体][COLOR=#304dbe][SIZE=5][/FACE][/COLOR][/SIZE]
38楼
[P][FACE=黑体][COLOR=#36523c][SIZE=5]我的军工兄弟[/FACE][/COLOR][/SIZE][/P][P][COLOR=#36523c][SIZE=2]1985年4月7日  阴  曼棍洞[/COLOR][/SIZE][/P][P][COLOR=#36523c][SIZE=3]     服了一周的胃得安,溃疡的疼痛虽说没有明显的缓解,但也没有加重,该是有些疗效了吧。[/COLOR][/SIZE][/P][P][COLOR=#36523c][SIZE=3]     每天的工作还是催促各团后勤处以及师后勤部各业务科报送各种战斗后勤保障资料,归纳整理成后勤保障经验总结、战例、以及典型人物事迹等。在这繁琐、低效的文字整理中,再次被那些典型的后勤保障人员的事迹所感动。让我再次在我的日记里对他们做出专篇的记述。[/COLOR][/SIZE][/P][P][COLOR=#36523c][SIZE=3]     先来说说舍身忘死的军工连副连长[FACE=黑体]庚锡全。[/COLOR][/SIZE][/FACE][/P][P][COLOR=#36523c][SIZE=3]    [FACE=黑体] 庚锡全[/COLOR]是二团五连副连长,1984年12月27日随本连担任前送弹药物资,前接后送伤员的军工任务。20多天中,他先后送弹药45次,达1458公斤。抢救抢运伤员烈士15人。1月14日下午,他带领9名战士到116阵地执行跟进保障和随时加入战斗任务。当晚,他同战士们一起先后运送弹药18箱,抢救抢运伤员烈士7人。9名战士中5人负伤,1人牺牲。15日1时,敌人向我反扑,战斗异常激烈,他多次向配属单位领导请战,要求完成最艰巨的任务。当116号阵地上的一团七连前推到3号高地时,上级命令他们坚守116阵地。他立即组织接收了3个哨位和一个坑道,自己守在最危险的坑道口旁边。敌人一百多发炮弹在他周围爆炸,他的钢盔被弹片击穿,双眼被炙热的气浪烫伤,视力几近失明,就这样他一直坚守到16日23时30分。这时,上级又让他护送2名伤员到662.6高地。当时天漆黑一团,途中他与一名伤员掉进一个两米多深的坑内,他蹲下来让那名伤员踩着自己的肩膀爬上去。为了不让伤员再度摔跤,他竟在地上爬行300多米,把伤员安全送到662.6高地。[/SIZE][/FACE][/P][P][COLOR=#36523c][SIZE=3]在这次1.15作战跟进保障中,他70多个小时没有吃饭,没有休息,出色地完成了保障任务。[/COLOR][/SIZE][/P][P][COLOR=#36523c][SIZE=3]     再来说说爱父母,更爱战友与祖国的军工战士[FACE=黑体]韩洪明[/COLOR]。[/SIZE][/FACE][/P][P][COLOR=#36523c][SIZE=3]     对于二团五连四班战士[FACE=黑体]韩洪明[/COLOR]来说,1984年12月31日是他精神遭受打击最大的一天,指导员把一封电报交给他时,他看到电报上赫然写着“父病亡”三个字。指导员看着两眼噙满泪水的韩洪明,一时也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安慰他。坚强的韩洪明却对指导员说,“请指导员放心,我爱我父母,我更爱生死与共的战友,我更爱脚下的土地,决不会因个人的不幸,影响战斗任务的完成。”[/SIZE][/FACE][/P][P][COLOR=#36523c][SIZE=3]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失去父亲的悲痛化为完成战斗任务的动力,先后往阵地运送弹药65次,达1900多公斤。[/COLOR][/SIZE][/P][P][COLOR=#36523c][SIZE=3]     1.15战斗中,他配属一团八连二班执行跟进保障。在激烈的战斗中,他出生入死抢救伤员3人,抢运烈士1人。当体重一百四、五十斤的师侦察连排长[FACE=黑体]李本森[/COLOR]牺牲时,这个身体瘦弱,体重只有八十多斤的韩洪明,硬是凭着对战友的爱和拼命精神,把李排长的遗体背下山来。[/SIZE][/FACE][/P][P][COLOR=#36523c][SIZE=3]     战斗中,韩洪明背部和左手腕先后受伤。瞬息万变的战场和忽前忽后的保障任务,使他在1月16日7时30分与本班失去联系,当他看到541号阵地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时,便主动加入一团九连的战斗。直到下午16时,带着受伤的身体又从541号阵地把4名伤员带到位于634高地的一团二连指挥所里来。[/COLOR][/SIZE][/P][P][COLOR=#36523c][SIZE=3]     写到这里,我几乎就要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一个战士,一个已经完成了阶段任务且自身受伤又与集体失去联系的一个战士,如果他随着其他伤员撤下阵地,不但无可厚非,对他的英勇行为也毫无损害。但是,他不但没有撤出战斗,而且朝着激战的阵地冲上去。他知道,哪里战斗激烈,哪里就会有伤员乃至烈士发生,哪里就需要军工战士强有力的后勤保障。[/COLOR][/SIZE][/P][P][COLOR=#36523c][SIZE=3]     谢谢你韩洪明,我可爱的军工兄弟![/COLOR][/SIZE][/P][P][COLOR=#36523c][SIZE=3][/SIZE][/COLOR] [/P][P][COLOR=#36523c][SIZE=3][/SIZE][/COLOR] [/P][P][upload=58976,0]军工弟兄.jpg[/upload][/P][P][COLOR=#304f28]我一师的军工战士在送弹药、送水、送物资、救伤员(刘丹旗战地摄影)[/COLOR][/P][FACE=黑体][COLOR=#36523c][SIZE=5][/FACE][/COLOR][/SIZE]
39楼
[P][FACE=黑体][COLOR=#3b79a2][SIZE=5]为国之平安[/FACE][/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2]1985年4月26日  晴  曼棍洞[/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这段时间天气一直较好,多晴的天气减弱了空气的湿度,更主要的是可以在难耐洞中潮湿侵害时到洞外活动活动筋骨,使酸困的关节舒缓一下。于是,我便在这晴朗天气的诱惑下,早上开始到洞外跑步,去活动活动我那酸困的关节。不过需要小心,说不准哪一刻敌人就会把炮弹扔在我脚下这条急造在盘龙江边的公路上。[/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后勤保障方面的材料有30多份,全部由我一个人来修改、定稿、校印。常常每天一大早就被埋在材料堆里,直到晚上零时左右才能爬出来。这种事情干起来不仅是累,还有些心烦,连日记也已经有一、二十天没有写了,都是这些材料闹得。[/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4月8日晚上侯启国部长让我跟他去了趟磨山,师后勤直属分队汽车连就配置在那里。4月9日利用一个上午时间拍摄战地车辆管理照片做资料,下午休息。我知道,侯部长的真正用意是让我调节、休息一下。吃过晚饭后,又同侯部长参加了军后勤部张部长设的便宴,而后再到麻栗坡看望了军需科王尚德副科长等同志,直到晚上十点钟才回到曼棍。虽然时间很紧,总归是跑出去换换脑筋,晒了晒,要不这脑筋长了毛可就整不成材料了。[/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趁着晴好的天气,前几天又抽空陪同后勤部赵正堂政委上了一趟老山主峰,看望慰问了坚守在老山主峰上的三团四连,也了却了赵政委希望在下阵地之前上一次老山主峰的愿望。[/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COLOR][/SIZE][/P][P] [/P][P][COLOR=#3b79a2][SIZE=3][/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upload=58990,0]看望一线战友.jpg[/upload][/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2]陪师后勤部政委上老山看望一线连队 [/SIZE][/COLOR][/P][P][COLOR=#3b79a2][SIZE=2][/SIZE][/COLOR] [/P][P][COLOR=#3b79a2][SIZE=2]。。。。。。。。。。。。。。。。[/SIZE][/COLOR][/P][P][/P][P][COLOR=#3b79a2][SIZE=3]     阵地上也有些变化,根据技侦得知,敌人从4月初开始也在换防,本月中旬已经完成部署调整任务。新换防的敌人从4月11日后时不时就要对我前沿阵地进行炮击,甚至炮击我纵深目标。我部于4月19、20日连续两天对敌人实施炮火还击,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敌人的炮击也使我部伤亡现象时有发生。今天,我师战场救护的骨干力量,二团三营卫生所1969年入伍的老所长[FACE=黑体]刘国平[/COLOR]在敌人的炮击中英勇牺牲。这是继[FACE=黑体]方国安[/FACE]烈士之后不足一个月时间里牺牲的又一位后勤干部,又是一名老兵。[/SIZE][/FACE][/P][P][COLOR=#3b79a2][SIZE=3]    [FACE=黑体] 日记写到这里,我忽然发现,这两位烈士的名字都与国家有关。一个国平,一个国安,都是与新中国相伴而成长起来的。我在想,难道他们就是命中注定为国家平安而生,为国家平安而死得吗?[/COLOR]真是这样,那真是死得其所,死而无憾了![/SIZE][/FACE][/P][P][COLOR=#3b79a2][SIZE=3]     呜呼!噫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FACE=黑体]国平,共和国不会忘记你![/COLOR][/SIZE][/FACE][/P][P][COLOR=#3b79a2][SIZE=3][/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COLOR][/SIZE][/P][P][FACE=黑体][COLOR=#3b79a2][SIZE=5]战友,战友[/FACE][/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2]1985年4月27日  晴  曼棍洞[/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趁着晴好天气,上午抽空到洞外洗洗衣服。正巧碰到杨贵平军医,他告诉我说他要到船头那儿去几天。经询问才知道,由于昨天二团三营卫生所长刘国平牺牲后团里医生紧张,师医院要向下加强力量,就决定派杨医生下去。具体是到团卫生队还是到营卫生所去,要到二团卫生队后听安排,下午就要走。[/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船头是三个团后勤配置地中落炮弹最多的地方,几乎每天都被炸,到船头去是要有充分思想准备的。我说我下午到医院送送他,他说不用了,不知是午休后走还是吃过午饭走呢。我告诉他,吃过午饭我就下来(从指挥所的山洞走出来)。[/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吃过午饭,侯部长让我帮他打个电话,了解一点情况。打完电话我便出洞下山直奔医院。到杨医生住的帐篷口遇到任医生,他说杨医生已经走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悔来得晚了。这时听到有人轻声叫我,循声找去,原来是赵艺娜医生隔着手术室的窗户在喊。我凑过去,她把窗纱拉开说:“杨医生走了,是医院安排专车送他,走的很急,他让我转告你,并给你留了条子,回头我给你,现在我走不开。”我隔窗扫视了一下手术室,手术台上躺了一个伤员,四五个医生正忙着做手术,赵艺娜医生手里拿着伤员登记卡片,填写了一半。我说:“我不该下来这么晚,条子不用给我了。”说罢,我便默默地回到洞里去。[/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中午躺在洞中的木板床上,一直没有睡意,我想了很多很多。战争把人与人的感情扭结得真紧呀,战友相别,那怕是一、二天,走时就为他们提心吊胆地揪着心,平安回来后就像很久没有见面一样的欣喜。没有战争体会的人,如何也理解不了这种战友情。[/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记得刚上阵地实习那会儿,大家对阵地情况不熟悉,有些紧张,互相关心、照应成了自发的行为习惯。一天晚上后半夜,袁大荣送物资到南榔返回时,汽车歪在路边,需要吊车吊。姜副部长叫运输科的邓助理员去处理。我考虑到通往南榔的有些路段很暴露,是敌人炮击的重点。白天不能停留,夜间不能开灯,让邓助理员在这后半夜一个人上去,万一有什么事情连个照应也没有。我没有多考虑,提起冲锋枪,把子弹压上膛说,“走吧老邓,我和你一起去!”就这样,我们快到凌晨四点钟,才顺利把袁大荣接回曼棍。当时就没有想到怕,想到的只是战友的安危。[/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后来我到磨刀石组织对三团攻打968高地的后勤保障,科里的江参谋,李曦霓等兄弟深情地为我送行,个个一脸的担忧。赵艺娜军医听说后一再交待:“要注意,要小心,听说那里特工活动很厉害,我们等你回来。”说这话时,眼泪都快掉出来了。我把手头仅有的4瓶罐头和3盒双宝素之类的东西都留给她,当时她说什么也不要,我硬留下来走了。结果1.15那一仗从1月15日一直打到18日才停下来。师医院最紧张时一天通过伤员300多人,医护人员几乎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吃喝顾不上,有几个医生都在手术中累得晕倒了。当我从磨刀石回来时,赵艺娜医生边帮我洗衣服边对我说:“多亏你留得那些吃的,不然我真得无法坚持下去了。”[/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以后我又离开师指挥所到南榔协助三团组织2.11战斗后勤保障。杨贵平、赵艺娜医生都问我,为什么老叫你出去呢?我怎么解释呢,老参谋吗,部首长派谁出去实际上是信得过谁呀,如果派出去不能当一个人使用,首长还派你去干什么。他俩说,你不知道,每次只要听说你不在洞里,又上阵地了,我们心里就有一种不安的感觉。我当时很受感动,这种战友情是终生都不能忘怀的。[/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杨贵平军医出发了,他要去接替刚刚牺牲的刘国平所长未尽的任务。他是向着船头那条生死线走去的,我却没能来得及送他。愿他在那条生死线上平安归来![/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SIZE][/COLOR] [/P][P][COLOR=#3b79a2][SIZE=3][upload=58991,0]亲如弟兄.jpg[/upload][/SIZE][/COLOR][/P][P][COLOR=#3b79a2][SIZE=3]拼杀不落泪,负伤没呻吟,冲锋归来紧紧抱,谁人品得老山情?(丹旗提供)[/P][P] [/P][COLOR=#3b79a2][SIZE=3][/SIZE][/COLOR][/SIZE][/COLOR][P][COLOR=#3b79a2][SIZE=3][/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COLOR][/SIZE][/P][P][FACE=黑体][COLOR=#3b79a2][SIZE=5]下阵地指日可待[/FACE][/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2]1985年5月13日  晴  曼棍洞[/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天气一直保持着晴朗的姿态,我每天都坚持抽出点时间到洞外走走。对胃溃疡的保守治疗也正在起作用,隐隐的疼痛已经消失。没有了疾病负担,心情自然好了许多。虽然依旧是忙啊忙,随着部队换防步子的走近,结束作战任务带来的轻松感愈加明显起来。[/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阵地上的气氛显然不如也不能如指挥所里轻松,越是这个关节点上,越不能松懈,不然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零星的炮击与反炮击没有停止过,偶而也有加剧的现象。5月5日20时许,除炮战外还发生了地面冲突,敌人对我前段攻占的166阵地进行反扑,企图夺回阵地,挽回面子。在我二团坚守部队的英勇抗击下,经过三个小时的争夺,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守住了阵地,并炸毁了敌人一个山洞指挥所。[/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昨天到今天,67军199师接防人员开始陆续住进曼棍洞中,后勤部一下来了7人。我这两天一直忙于做交接计划,抽空整整个人物资。按照计划,部队本月20日就开始下阵地了,23日前我师将全部撤至砚山地区集结,进行半个月的休整后返回杭州。[/COLOR][/SIZE][/P][P][COLOR=#3b79a2][SIZE=3]     下阵地已经指日可待了![/COLOR][/SIZE][/P][P] [/P]
40楼
[P][FACE=黑体][COLOR=#448844][SIZE=5]客居[/FACE][/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2]1985年5月20日  雨转晴  曼棍洞[/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这几天,各级交接防工作正在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着。[/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5月14日开始装运物资,师机关大量人员陆续撤出指挥所。战勤科江参谋、李曦霓都于14、15日撤出曼棍,我的物资全部打包随车装运,连一本书也没留。但是人又留下来了,部首长考虑到我曾经有与32师交接防的经验,又把我留下协助部首长组织交接工作。[/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昨天早上3时,师医院三所全部、门诊、防疫所部分也已从曼棍撤离,几位要好的同志都随车下阵地了。[/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今天是结束战区工作的最后一天。按规定将有关资料移交完毕,晚10时,又把移交工作总结写好后交由师传真电报室往军后勤部发送。这是我在战区内要完成的最后一件工作,此后的任务就是坐等指挥权的移交。一切都顺利地过来了,真该喝一盅。[/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按照上级命令,师指挥所指挥权的移交时间是22日的24时,但那只是一种形式了,是战区责任的时间分界线。战场上的一切荣辱与成败均依这条时间分界线划定,而不管阵地上此刻实际坚守的部队是谁家的人。但愿指挥权移交前这两天里不要发生战斗,不然,就要出现我们1师首长拿着199师的部队在阵地上拼杀的局面。[/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山洞里绝大多数是199师的人,虽然他们还没有战场指挥权,但从人数上已经占居了主导地位。坐在后勤指挥所这个连几秒钟能有一滴水滴落在棚顶哪个部位都熟悉的棚屋里,却满心客居的感觉。面对一副副陌生的面孔,显得无聊而孤单。[/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吃过晚饭,独步洞外山径,抬望物是人非的曼棍山坳,莫名的滋味慢慢咀嚼着我的心扉,我被少有的孤独与深深的寂寞所吞噬,不由便就有些潸然。[/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SIZE][/COLOR] [/P][P][COLOR=#448844][SIZE=3][/SIZE][/COLOR] [/P][P][upload=58992,0]客居曼棍.jpg[/upload][/P][P]“客居”的感觉很孤寂[/P][FACE=黑体][COLOR=#448844][SIZE=5][/FACE][/COLOR][/SIZE][P][COLOR=#448844][SIZE=3][/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COLOR][/SIZE][/P][P][FACE=黑体][COLOR=#448844][SIZE=5]再见,曼棍[/FACE][/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2]1985年5月21日(准确时间为22日3时)  砚山县[/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晚上19时30分,带炊事班一台车乘着夜暗悄没声息地离开曼棍,经过7个小时的夜间行车,于22日晨2时30分返回砚山。[/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返回路过猫猫跳、三转弯时,刚接防的199师炮兵正在集火射击,以猛烈的炮火封锁向我156高地反扑之敌的步兵行动。在隆隆的炮声中,我们小心谨慎地加速通过了炮兵阵地。那一刻还有些紧张,如果敌人要压制我方炮火,就必然炮击我炮群,我们正在行走的那段路就在敌人炮火覆盖之下。路边的一片坳地里就是担负我炮群战伤救护任务的“三八救护队”的救护所所在地,她们也已经撤出阵地了。当我们顺利通过交址城时,心中那种紧张感便一下子消除得干干净净。除非飞机越境轰炸,敌人地面的炮火对我们的车已是鞭长莫及。若以地面炮火最大覆盖面所及为战区界线,我已经真正撤出战区了。[/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说也奇怪,六个多月来,一直战斗在随时都有被敌人炮火杀伤、炸亡的环境中却习以为常。现在真正离开战区时,才突然意识到战区里是那样的不安全。[/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在夜色朦胧中,每当汽车回转一个弯道,便可回望一次曼棍、南榔、以及船头和那拉口子。再远一些便是敌人控制的大青山,虽然我看不清它,但我知道,炮击我们的罪恶炮弹大都是从那里发射过来的。[/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在一次次的依稀回望中,依依惜别的心情竟一阵阵泛滥起来。[/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从1984年11月10日提前上阵地实习到今天夜间撤出,共在阵地六个多月计193天。六个多月来,几次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线连队,检查指导战斗后勤保障工作。为了实现有效的战斗后勤保障,几乎在一半的一线阵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六个多月来,多少同志、战友在这片土地上光荣负伤、英勇牺牲。想想这些艰难困苦的战斗日子,又是多么得难以忘怀。[/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坐在驾驶室里,回望那星星点点的灯光所在,那该是我们的指挥所曼棍。那个现在看不见但却深深地刻在我心上的曼棍山洞,此刻正张着它那写着“虎踞龙盘”四个大字的大眼睛向着这里张望,我知道他在目送我。[/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     再见,曼棍!再见了,曼棍洞![/COLOR][/SIZE][/P][P][COLOR=#448844][SIZE=3][/SIZE][/COLOR] [/P][P][upload=58993,0]再见了曼棍.jpg[/upload] [/P][P]难忘那“虎踞龙盘”的山洞(师指挥所山洞口)[/P][P] [/P][COLOR=#448844][SIZE=3][/SIZE][/COLOR]
41楼
[P][FACE=黑体][COLOR=#1d3ec0][SIZE=5]重上陈子山[/FACE][/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2]1985年5月22日  雨霁  砚山县[/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今天下午,侯部长、徐科长、余科长等人最后一批返回砚山。至此,师后勤部分散在曼棍、磨山、坝子、麻栗坡四部分力量全部平安归来,欢聚一堂。[/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吃过晚饭,与李曦霓等人一起登上了六个半月未曾登临的陈子山。[/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阵雨过后的陈子山披着翠绿的外衣,开放着无数的山花,一阵阵裹着新鲜泥土、奇花异草的混合清香迎面扑来,沁人心脾。拾级而上,来到三角亭下,俯视砚山全貌,感到格外亲切,似乎第一次发现了她的美丽。李曦霓说,去年七月份我们每天都爬陈子山,但那是为了爬老山采取的辅助训练,带着任务,心情沉重,今天心情格外得轻松,完全是赏识风光,就感到了她的美丽。[/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是啊!战场归来,重上陈子山,旧地重游,两样心情。卫生科乔文林助理员不无感慨地说,“有许多同志看不到陈子山了!”说到这里,大家都许久不语。[/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遥望南国天幕之下,在我们刚刚撤出的那个地方,激烈的战斗还在继续;俯观陈子山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正在涌向电影院门口。陡然间,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南宋词人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的诗句来:“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我想,如今的人们应该能会得我们的登临意吧!愿山脚下正在挤进电影院的人们,能知道陈子山为什么这样美,砚山为什么这样美!转而又想,为什么一定要求他人会此登临之意呢?军人的价值本就是在流血牺牲、默默奉献中体现着得呀![/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虽然这样想,心里不免还是微微有些凄楚。[/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SIZE][/COLOR] [/P][P][COLOR=#1d3ec0][SIZE=3]·············[/SIZE][/COLOR][/P][P][COLOR=#1d3ec0][SIZE=3][/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COLOR][/SIZE][/P][P][FACE=黑体][COLOR=#1d3ec0][SIZE=5]军功章该是他们的[/FACE][/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2]1985年6月7日  昆明西山[/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全师部队已于5月23日按计划全部撤至砚山、文山地区休整。[/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我的溃疡病又开始捣乱,偶尔还疼的厉害。师医院门诊范所长建议我到砚山县城附近的解放军62医院住院正规治疗一段。62医院偏居县城一偶,要步行40多分钟才能到达。那里又没有熟人,我有些不想去。正在犹豫不决时,我接到了到昆明军区后勤部编写《老山地区防御作战后勤保障资料选编》的任务。于是便怀揣治疗溃疡的药片片来到昆明。[/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编写《老山地区防御作战后勤保障资料选编》工作是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的继续,必须认真圆满完成”,军区后勤部首长如是说。虽说还是作战任务的继续,但是住在昆明西山风景区的宾馆里,吃住条件比曼棍洞里又提高了几倍的档次,更不用担心敌人的炮弹随时会落到头顶上。每天的任务就是对已有的总结、战例等资料重新进行数字审核、文字修改,审定入编篇目,我负责有关一师后勤全部入编资料的审定。[/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编审的过程让我接触到更多的资料,使我对于我师在老山地区防御作战的全面情况有了更完整的了解,深为我师后勤所完成的成功而有效的后勤保障任务感到骄傲。下面一组数字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我师从1984年12月9日接替32师作战任务,至1985年5月23日撤离战场。先后粉碎了敌人197次反扑和偷袭,重创了敌人团以下官兵4545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组织了3次出击拔点作战,攻占了敌人长期经营的10个阵地,新开辟了10个阵地,出击了2个阵地。[/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为了保障作战任务的完成,做到人有粮、枪有弹、车有油、供得上、救得下,全师后勤系统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思想,发扬不辞劳苦,不怕牺牲的英勇顽强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战地保障任务。作战中,全师共补充各种炮弹33.3万发,枪弹300万余发,野战食品149万余斤,木材125立方,药材、器材47.54万元,油料8.66万公斤,车材20.52万元,出车2.85万台次,运送物资4.94万吨,人员6.1万人次,行驶316万公里,修复轻武器324支(挺),火炮207门次,小修车辆2054台次,师救护所通过伤员1000余名,留治伤员477名,外科手术率达84.6%,对危重伤员救治成功率99.8%,及时有力地保障了作战需要。[/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今天接侯部长电话说,部队在砚山进行战评工作,师机关三大部共分配二等功指标三个,一个部一个。后勤部给我报请二等功,已报师党委批准。并告诉我,部队在6月16日左右就要回撤杭州,让我完成编纂任务后自己回部队。[/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我很感慨,这半年多来,的确很辛苦。临战训练时就下部队蹲点,指导基层工作,结果把溃疡病折腾出来,未上阵地先住院;提前上阵地实习并组织部队接防,比大部分机关参谋人员在阵地多待一个月时间;1.15大捷中,被派到到磨刀石组织对三团的后勤保障,九天竟搬家五次;为了保障2.11战斗顺利实施,从1月29日我就进住三团后勤指挥所,阵地调研,制定方案,直到2月12日带着2.11战斗三团后勤保障总结材料返回师指挥所;整个作战期间,为了组织有效的后勤保障,我跑遍了磨刀石、坝子、船头、南榔、小坪寨等师团两级后勤指挥所及综合库、保障点,我到过那拉方向的里头寨、165、187阵地,到过老山方向的老山主峰,新寨,662.6、129,143、541、左9号、116、119、634等营连一线阵地;我写的关于阵地后勤保障责任制的学术性文章在军队《后勤》杂志发表。但是,作为师机关的老参谋,骨干参谋,这是我应当做的。后勤部领导、师党委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不由又让我想起3月17日,没有任何的前兆,我的职务由正连晋升为副营,成为我师作战期间唯一一次晋升职务的3个人之一。现在,我出差在外,没有参加单位的战评工作,却接到了给我记功的喜讯,又是师机关干部中所记战功级别最高的3个人之一。[/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说心里话,真得有些诚惶诚恐。与战斗在最前沿的营连后勤人员的工作相比,与那些在死亡线上前送弹药物资,后送伤员的军工相比,我这点辛苦与危险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几乎无法面对那些在后勤保障中献出了宝贵生命的烈士,这功章该是他们的。[/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     后勤保障的艰辛固然不能忘记,为老山地区防御作战后勤保障献出了生命的烈士更应该永远被我们缅怀。下面我把全师牺牲的348名烈士中的36名后勤保障人员名单列出来,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永远怀念他们![/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一、编制上的后勤人员:牺牲10人,其中干部3人,战士7人[/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一)干部3人[/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方国安烈士:湖北省汉川县人,一师一团三营副营职管理员,战中负责全营后勤保障工作。1946年12月生,1968年3月入伍,1966年9月入党。1985年3月28日在新寨的阵地上因遭敌炮击猫耳洞塌方而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2.肖志峰烈士:江西省宜春县人,一师一团一00炮兵连见习司务长,南昌陆军学校学员,1962年12月生,1981年1月入伍,1984年7月入党。1984年12月21日在往前沿运送物资途中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3.刘国平烈士:湖南省祁阳县人,一师二团三营卫生所所长,1952年10月生,1969年4月入伍,1969年9月入党。1985年4月26日在262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二)战士7人[/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杨先红烈士:江苏省高淳县人,一师一团二连军械员兼文书,1963年7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4年12月入党。1985年1月15日在坚守老山634高地打敌反扑的战斗中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2.于小辉烈士:安徽省蒙城县人,一师一团二连卫生员,1966年7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4年12月10日在116号阵地抢救伤员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3.欧阳林烈士:江苏省如东县人,一师一团六连(硬骨头六连)卫生员,1964年9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5年3月8日在攻打小尖山的战斗中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4.孔进才烈士:江苏省高淳县人,一师一团七连卫生员,1963年4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4年12月24日在116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5.陈和平烈士:江苏省南通县人,一师一团七连给养员,1961年5月生,1980年1月入伍,1984年6月入党。1984年12月21日在向阵地运送战斗物资的途中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6.钱新良烈士:江苏省沙洲县人,一师一团一00迫击炮连给养员,1963年6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4年12月21日在向阵地运送战斗物资途中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7.张家根烈士:上海市人,一师二团卫生队卫生员,1963年1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5年1月15日在116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二、战中执行后勤保障任务人员:牺牲26人,其中干部2人,战士24人。[/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一)干部2人[/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李菊初烈士:湖南省常德市人,一师一团一营炮兵连副指导员,1957年10月生,1977年1月入伍,1979年5月入党。1985年1月15日在新寨组织抢救伤员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2.谢关友烈士:浙江省绍兴市人,一师一团六连(硬骨头六连)副指导员,1957年12月生,1977年1月入伍,1979年4月入党,1985年3月8日在攻打小尖山战斗中组织抢救伤员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二)战士25人[/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冯玉林烈士:上海市奉贤县人,一师一团一连战士,1963年6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4年12月24日在护送伤员途中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2.陈宏烈士:广东省安德县人,一师一团三连班长,1963年10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5年1月16日在116号阵地抢救伤员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3.李增辉烈士:浙江省缙云县人,一师一团三连战士,1966年6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5年3月20日在116无名3号阵地为掩护伤员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4.王启龙烈士:江苏省宝应县人,一师一团二营机枪连战士,1964年6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4年12月20日在船头综合仓库执行任务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5.陶小龙烈士:江苏省扬中县人,一师一团九连战士,1964年7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4年12月21日在往前沿阵地运送战斗物资途中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6.徐建彬烈士:江苏省南通县人,一师一团高射机枪连战士,1961年11月生,1980年1月入伍,1984年12月入党。1985年2月11日在抢运伤员途经左9号阵地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7.成昌林烈士:江苏省溧水县人,一师一团高射机枪连班长,1962年1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5年1月入党。1985年2月11日在抢运伤员途经左9号阵地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8.马逢才烈士:江苏省高淳县人,一师一团高射机枪连副班长,1962年3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5年2月11日在140号阵地抢救伤员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9.李卫烈士:江苏省金湖县人,一师一团高射机枪连战士,1966年12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5年4月27日在南榔执行军工任务中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0.顾秀宏烈士:江苏省仪征县人,一师二团一连副班长,1963年6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4年12月13日往前沿运送弹药时在145号阵地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1.吕国云烈士:江苏省仪征县人,一师二团一营机枪连战士,1963年12月生,1983年1月入伍,1985年3月13日在向144号阵地运送物资途中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2.李信顺烈士:上海市人,一师二团一营炮兵连战士,1964年2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4年12月21日在向前沿阵地运送物资途经南榔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3.池昌虎烈士:浙江省平阳县人,一师二团四连副班长,1963年6月生,1981年1月入伍,1985年1月15日在向前沿阵地运送物资途经里头寨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4.赵春龙烈士:上海市上海县人,一师二团四连副班长,1962年4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4年12月17日在向142号阵地运送弹药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5.冯克明烈士:安徽省霍丘县人,一师二团五连战士,1966年5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5年1月15日在向116号阵地运送弹药途经634高地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6.刘定烈士:安徽省霍丘县人,一师二团五连战士,1965年8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5年1月15日在向116号阵地运送弹药途经634高地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7.陈广金烈士:安徽省霍丘县人,一师二团五连战士,1964年1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5年1月15日在向前沿阵地运送弹药途经634高地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8.林金龙烈士:浙江省瑞安县人,一师二团五连战士,1963年2月生,1981年1月入伍,1984年4月入党,1985年3月10日在向166号阵地运送弹药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19.朱卫烈士:江苏省连云港市人,一师二团五连战士,1966年8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5年3月10日在向166号阵地运送弹药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20.王仕俊烈士:江苏省金湖县人,一师二团五连战士,1964年12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5年1月15日在向116号阵地运送弹药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21.王定恺烈士:江苏省金湖县人,一师二团五连战士,1964年3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5年1月15日在向116号阵地运送弹药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22.孟建敏烈士:河南省新郑县人,一师二团五连战士,1964年8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5年1月15日在向116号阵地运送弹药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23.吴大智烈士:浙江省富阳县人,一师二团五连战士,1963年2月生,1982年1月入伍,1985年1月15日在116无名3号高地抢救伤员时遭敌炮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24.刘霍烈士:安徽省霍丘县人,一师三团九连战士,1964年10月生,1984年1月入伍,1985年3月10日在向前沿运送物资途中遭敌袭击牺牲。[/COLOR][/SIZE][/P][P][COLOR=#1d3ec0][SIZE=3][/SIZE][/COLOR] [/P][P][upload=58994,0]军功章.jpg[/upload][/P][P][COLOR=#e61a6b]周战书参谋的1.15大捷纪念章、二等功证章、两山作战纪念章及出席一师庆功会代表证 [/COLOR][/P][P] [/P][FACE=黑体][COLOR=#1d3ec0][SIZE=5][/FACE][/COLOR][/SIZE]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55 seconds width 3 queries.